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docxVIP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背诵诗歌。 .了解诗歌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 .品读诗歌,提高分析鉴赏诗词的能力,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M工史工桌》 . 了解诗歌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 .品读诗歌,提高分析鉴赏诗词的能力,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谡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学习《泊秦淮》 导入:中国的诗文浩如烟海,能流传千古,靠的不是诗人的地位和名气,而是诗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 责任感。翻开历史的画卷,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但统治者依然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诗人杜牧面对此情 此景写下了《泊秦淮》一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泊秦淮) .朗读古诗,整体感知 要求: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读、齐读、范读、指名读)朗读诗文,注意读音和节奏,读出诗歌情感。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描绘画面,理解诗意 要求: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尝试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注释】 商女:歌女 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诗意: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靠近岸上的秦淮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 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赏析诗句,领悟诗情 要求:小组合作,朗读诗歌,然后结合背景资料,探究下面问题。 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 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 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 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李 写作背景: 秦淮河穿六朝古都南京(古时称金陵)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 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 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 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 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诗人一天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 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后进行汇报,师指导明确) 明确: (1) 一、二句写了 “烟” “水” “月”“沙”“酒家”等景物,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 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勾画出秦淮河两岸迷蒙的景象,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了一种凄清的 气氛。 (2)商女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根据听者的趣味而定,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 座中的欣赏者一一封建贵族、官僚、豪绅。表面上诗人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斥责醉生 梦死的豪门贵族。 过渡语:诗人夜泊秦淮,听到他们用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么能不使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 呢?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这两句诗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 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 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 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师小结:本诗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讽刺那些只知寻欢作 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晚唐统治者,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读《题临安邸》,揣摩诗意。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学生

文档评论(0)

185****01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406305100003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