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的作用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训诂学的作用 一、用于指导古籍阅读和教学 二、用于指导古籍整理 三、用于指导编纂辞书 一、用于指导古籍阅读和教学 我国古书浩如烟海,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教学最大的难点在词汇。既然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字义和词义,那么它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教学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训诂学可以指导我们确认词语的正确含义 《触龙说赵太后》: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一)训诂学可以指导我们确认词语的正确含义 《触龙说赵太后》: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韩非子·五蠹》: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白居易《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二)裁断疑难,避免盲从 《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隆中对》: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岩阻:指险阻之处) 《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原列传》: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二、指导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就是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辑佚和辨伪。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学的指导。 (一)训诂与校勘 校勘,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 校勘之学,在我国由来已久。《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篇》:“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校书要有广博的知识,特别是文字、音韵、训诂的知识,而训诂要做到精深,又非辅以校勘不可。 段玉裁《经韵楼集·与同志论校书之难》:“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 但如果训诂通,那么“定其是非”就会容易很多。 《战国策·赵策》:左师触讋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战国策·赵策》:左师触讋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墨子·非儒下》:“夫飢約則不辭妄取以活身,羸饱伪行以自饰。”(飢約:飢饿困窘) 《墨子·小取》: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 毕沅云:“举也”之“也”疑衍。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昔者吴王分其人民之众,以残伐吾邦。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闻,开闭不善,不见原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垦草仞邑,辟地生粟,臣不如甯武,请以为大田。 《韩非子·说林下》: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闭户。 《九歌·东君》:縆瑟兮交鼓,箫鐘兮瑶簴,鸣篪兮吹竽。(縆,搄ɡènɡ的通假字,意为绷紧。瑶,摇的通假字, 意为摇动。) 《九歌·东君》:縆瑟兮交鼓,箫鐘兮瑶簴,鸣篪兮吹竽。(縆,搄的通假字,意为绷紧。瑶,摇的通假字, 意为摇动。) 《本草纲目》卷四六蜗螺条肉段:主治烛馆,明目下水。 按:“烛馆”一词始见于《名医别录》,历代未见解释。李时珍不晓其义,故说:“烛馆二字疑讹误。”但是唐《新修本草》、《千金翼方》及宋《证类本草》引《别录》都作“烛馆”,可见二字并非讹误。 《本草纲目》卷四六蜗螺条肉段:主治烛馆,明目下水。 《淮南子·泰族》:故民知书而德衰,知数而厚衰,知劵契而信衰,知机械而实衰也。 按:宋本正文和注当中的“实”字都作“空”。究竟哪个对,必须抉择。 (二)训诂与标点 通训诂才能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而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断句和标点的前提。如: 《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疆理:划分,治理。物:相,观察。《仪礼·既夕礼》:“筮宅,冢人物土。”郑玄注:“物犹相也。相其地可葬者,乃营之。” ) 如不明“物”字之义,就易误读为: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三国志·魏书·蔣济传》注引《列异传》:天明,母重启侯:“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亦何惜不一验之?” 适适:分明,清楚。适,通“ 的 ”。黄生《义府》卷下云:“适”与“的”同。言梦中事虽未可信,然何的的分明如此。 若不明“适适”之义,就易误读。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葯,去五六岁。 去 :“ 弆”jǔ的古字。收藏。《左传·昭公十九年》:“紡焉以度而去之。” 孔颖达 疏:“‘去’即藏也。字書‘去’作‘弆’。” 不明“去”的这个义项,就易

文档评论(0)

131****34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