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名人成语故事三则.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奇名人成语故事三则   传奇名人成语故事一 【成语】: 不识时务 【拼音】: bù shí shí wù 【解释】: 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熟悉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成语故事】: 东汉献帝时,政权完全操众在大臣的手中,汉室已经面临危机,作为皇帝的子孙刘备想找机会挽救汉朝的危机,可是他始终找不到好的依据地。 有一天他特地去访问当时很有才学的隐士司马徽。司马徽被他的诚意感动了,问明白状况后对刘备说:你之所以没有很好的机会,是由于你没有好的人才关心你。刘备想了一会儿,不明白地问说:关心我的人都很有才华,糜竺和简雍两人能文,张飞和关羽能武。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才呀!司马徽笑着说:他们的确很有潜力,惋惜都是没有阅历的年轻人,不知道时事,更不明白该如何来适应时代的潮流,而你要找的应当是懂得人情事理,能够通权达变的人,来关心你,才能完成统一大业。   传奇名人成语故事二 【成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 【拼音】: 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解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方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成语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方有骨气、清高。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很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受和境况有着亲密的关系。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高傲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常蔑视功名富贵,不愿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立刻动身。 不料县吏挡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干脆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立刻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传奇名人成语故事三 【成语】: 不甚了了 【拼音】: bù shèn liǎo liǎo 【解释】: 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河南太守李膺名声很大,轻易不接见客人。有个10岁的孩子,名叫孔融,他偏要去见见李膺。 太守府门庭森严,孔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守门人陪送他去见李膺,可李膺不熟悉他,问:你是我的什么亲戚?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很有交情。我和你不是世交吗?李膺的来宾们见他才思灵敏,很擅长讲话,都感到惊异。只有大夫陈韪不以为然,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窘得陈韪半天说不出话来。 孔融长大后中,做过北海相等官,是历史名人。 了了:明白。不甚了了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引伸过来。形容不非常了解。

文档评论(0)

爱叶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知识咨询服务,文库、小说、自媒体、硕博毕业论文专业咨询

认证主体深圳市龙岗区爱叶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40300MA5H2X555B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