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晋文之事最新.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齐桓晋文之事孟 子 情境导入中国古代政治有“王道”与“霸道”之分。霸道者,武力征伐,权势倾轧,以威使人畏;王道者,顺乎民心,使民有道,以道使人服。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齐桓晋文之事》,看看孟子是如何劝说君王放弃霸道而施行王道的! 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疏通文意,把握文本内容。2. 了解孟子及《孟子》,分析孟子主张及现实意义,体悟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3.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鉴赏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自主学习1.知人论世,了解孟子及《孟子》2.了解写作背景3.学习相关文学常识4.结合文本横线下方的注释,疏通全文 知人论世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语录体著作 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 《告子》 《尽心》 1、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2、仁政思想:主张统治者法先王、施行仁政。3、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道德修养论:以“大丈夫”作为理想人格,主张舍生取义的义利观。孟子思想 社会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说理散文战国中后期是先秦文学的大盛时期,其主要成就是诸子散文,代表作品是《孟子》和《庄子》。说理散文具有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又有一定议论说理特色的散文形式。说理散文往往拥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一般都会阐述一个道理。孟子说理散文的特点:1.长于论辩,气势磅礴2.长于譬喻,寓言说理,善抓典型3.语言明畅,精炼准确 齐桓 晋文 之 事文题解读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题目即,关于称霸的故事。 齐桓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的名篇之一,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也是古代论辩文中的杰作,代表着当时逻辑文的最高水平。 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统一天下,并以此询问孟子。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 识字正音胡龁 hé便嬖 pián bì彘 zhì觳觫 hú sù吾惛 hūn庠序 xiáng褊小 biǎn放辟 pì邪侈 chǐ孝悌 tì忖度 cǔn duó畜妻子 xù 合作学习1、结合文本横线下方的注释,疏通全文2、分组完成,请学生翻译课文 1.齐桓晋文之事是什么事?2.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孟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结合文本,给霸道和王道下定义?春秋五霸成就霸业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整体感知保民而王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王道: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 由齐宣王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