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件:【化工系列】课题9:化工流程解题策略(一).pptx

高中化学课件:【化工系列】课题9:化工流程解题策略(一).ppt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教学视域下的高三化学复习精品微课 【化工系列】 课题9:高考化工流程题解题策略(1) ; 曾经风行一时的无机框图题,由于虚拟的情景,受到质疑和抨击,同时已不符合新课程强调“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等要求,所以,当前各省化学高考中已逐步摒弃虚拟的、不真实的框图提问,在二卷中的实验题、无机题等都代之以“工艺流程”、“操作流程”等工业流程题。; 该类题在背景材料上体现新内容,本质上还是落实在双基上,即常说的“起点高、落点低”,我们千万不能被新包装所迷惑、所吓倒。;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 (1)原料预处理 主要目的是使初始原料达到反应所需要的状态和规格。 (2)化学反应 通过该步骤完成由原料到产物的转变,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 (3)产品的分离和精制 目的是获取符合规格的产品;并回收、利用副产物。 ;工业生产流程主线与核心 ;规律;(1)原料预处理方法通常有: ①溶解:通常用热水或酸溶(表述:“浸出” “酸浸”) ,如:H2SO4、HCl、浓H2SO4。 ②灼烧成灰:如从海带中提取碘(如灼烧后I—离子不改变,此实验目的是获得物质合适的存在形态以便下一步的分离 )、植物中金属元素的检验等。 ③研磨成汁:菠菜中的草酸及草酸盐,如果灼烧,会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当检测对象为有机物时,如果采用灼烧的方法,则有可能使该物质碳化,因此常采用研磨成汁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加大该物质的提取率。 ④煅烧:如煅烧高岭土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有些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富集浓缩的目的,如从海水中提溴,先用氯气置换溴离子使之成为溴单质,再用SO2吸收,转化为氢溴酸,达到富集的目的,然后再用氯气将期氧化得到产品溴。 有的是以检测元素总含量为目的,有的则要保持元素的价态不变,有的则要保持物质的结构不发生变化,目的和要求不同预处理的方法有所不同,只要不违背实验目的??者能保证间接实现实验目的,预处理可以尽可能简单、彻底。例如用浸泡、研磨、过滤的方法也可以将海带中的碘元素(或某些金属元素)转移到水溶液中,但与灼烧、浸泡、过滤的方法相比,提取率不如后者高。 ;工业流程常用名词: 浸出:固体加入水或酸溶解得到离子。本试题是指在矿石粉末中加入硫酸反应,使镁及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 浸出率:加酸使矿石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多少。 酸浸:是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溶解的过程。 水浸:指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本试题是离子发生了水解 反应。 水洗:制备反应中,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 酸洗:通常指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一般指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2)常用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明确结晶的几种方法(工业生产中,往往是从多种溶质或一种溶质的溶液中提取目标固体产物,需要用到结晶) (1)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 ①最后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NO3):蒸发(浓缩)结晶 ②最后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CuSO4.5H2O):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 (2)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以上溶质时滤渣(溶解度最小、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溶质)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滤液(含溶液中所有成分,其中溶解度最小的溶质是饱和溶液)},然后冷却结晶,过滤,得另一溶质(溶解度最大、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溶质);得到晶体:从溶液中获得相应的晶体一般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部分有特殊要求的有: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可采用布氏漏斗)。 如要得到更纯晶体,则必须进行重结晶。;①加热的目的 ②降温反应的目的 ③趁热过滤 ④冰水洗涤或热水洗涤或有机溶剂洗涤 ;④如果题目中要求温度控制在具体的一个温度范围内(可用水浴或油浴来控制):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 a、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出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侯德榜制碱中,将CO2通入NaCl的氨溶液中,保持溶液的温度为(30±2)℃,可得NaHCO3晶体,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目的就是防止NaHCO3分解。而在Br2的制取过程中,出溴口的温度控制在80—90℃,目的就是要使Br2挥发出来而又减少水蒸气混入Br2中。 b、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好:如工业合成氨或工业SO2氧化为SO3时,选择的温度是500℃左右,原因之一就是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 c、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如乙醇的消去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原因是就是在140℃时会有乙醚产生。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