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手册.doc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临床基础检查 1 血细胞分析 1.1白细胞(WBC)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区间】3.50~9.50×109/L。 【临床意义】(1)白细胞增长:①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及极度恐惊与疼痛等。②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染、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等。 1.2红细胞(RBC)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区间】男:4.00~5.50×1012/L;女:3.50~5.00×1012/L。 【临床意义】(1)生理性①增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②减少:重要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妊娠中晚期等。(2)病理性①相对性增长:如呕吐、高热、腹泻、多尿、多汗、大面积烧伤等。绝对性增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女先天性青紫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②减少:多种贫血、白血病、产后、子术后、大量失血等。(3)在多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一样,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减少程度可不一致。 1.3血小板(PLT)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区间】100~300×109/L。 【临床意义】(1)生理性①增多:高原居民、月经后、妊娠中晚期、运动、饱餐后。(2)病理性①增长:见于骨髓增生综合征,急性失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肿瘤,脾切除术后等。②减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DIC等。(3)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血小板变化,如口服避孕药可引起增多,阿司匹林可引起减少。 1.4血红蛋白(HGB)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区间】男:120~160g/L;女:110~150g/L。 【临床意义】(1)生理性①增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②减少:重要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妊娠中晚期等。(2)病理性①增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女先天性青紫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脱水。②减少:多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术后、大量失血。(3)在多种贫血时,血红蛋白测定可以用于理解贫血的程度。如需要理解贫血的类型,还需做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及红细胞其他有关的指标测定。 1.5红细胞压积(HCT)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区间】男:40.0~50.0%(0.40~0.50);女:37.0~48.0%(0.37~0.48)。 【临床意义】(1)HCT升高:①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住者;②病理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青紫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脱水、面积烧伤、肿瘤,多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等。(2)减少:中晚期妊娠、补液、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一样程度的减少。 1.6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区间】80~100fl。 【临床意义】(1)MCV增高:常见于红细胞体积增大时,见于多种造血物质缺乏或运用不良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酒精性肝硬化、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2)MCV减低:见于红细胞减少时,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肾疾病、慢性失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铁缺乏及铁运用不良引起的贫血等。 1.7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区间】26~34pg。 【临床意义】(1)MCH增高:见于多种造血物质缺乏或运用不良的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2)MCH减低: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肾疾病、慢性失血等原因引起的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铁缺乏及铁运用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 1.8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区间】320~360g/L。 【临床意义】(1)MCHC增高:见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异常浓缩,如烧伤、严重呕吐、频繁腹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脏代偿功能不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相对罕见的先天性疾病。(2)MCHC减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9红细胞分布宽度SD(RDW-SD)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区间】35.0~56.0fL。 【临床意义】由仪器测量获得反应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是反应红细胞大小不均的指标。增高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用于缺铁性贫血的初期诊断和疗效观测。 1.10红细胞分布宽度CV(RDW-CV) 【标本及容器】EDTA抗凝全血,紫头试管。 【参照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