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训练 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一必修下古诗文情境默写 打印版.pdf

微训练 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一必修下古诗文情境默写 打印版.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训练 高中语文部编版高一必修下古诗文情境默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 活跃的环境的句子是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自信认为在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 旅,因之以饥馑”的情况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军事强国的目标。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称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就能 取得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成效,被孔子批评毫不谦让。 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的态度是 “如其礼乐,以 俟君子”,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 5.从呼应冉有的 “非曰能之,愿学焉”两句话可以看出公西华更为谦虚。 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 (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 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7.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鼓瑟希,铿尔”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 同时 “舍瑟而作”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 8.曾皙回答说和其他三个人的志向不同的一句是 “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鼓励每个学生说出各自 的志向是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9.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 “浴乎沂,风乎舞雩”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 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10.孔子最赞同曾暂的回答,从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1.在曾晳的追问下,孔子说出了哂笑子路的原因是: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2.孔子评冉有志向的句子是: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3.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的句子是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 《阿房宫赋》 14. 《阿房宫赋》中,起势雄健,表现秦王一统天下、势如破竹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 15.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16.作者描写阿房宫总体建筑形势的句子是: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17.作者描写两条大河流经阿房宫,以此表现阿房宫占地广阔的句子是: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18.描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特点的句子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9.描写宫殿、楼阁依地形而建,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的句子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0.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建筑之多的句子是: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21.作者用比喻手法、反问语气、惊诧口吻描写阿房宫中楼阁之间通道的句子是:复道行空,不霁何 虹。 22.作者描写六国宫妃、女儿、孙女等被掳至秦的句子是: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 秦。 23.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打开梳妆镜的情景的句子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4.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梳理发髻的情景的句子是: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25.作者用夸张手法描写宫人们泼洒脂水的情景的句子是: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26.作者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描写宫车经过的巨大声响的句子是: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27.作者用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宫人们不得秦王临幸的落寞心境的句子是: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 也。 28.描写秦人肆意践踏六国的宝鼎、美玉、黄金、珍珠等珍稀物品的句子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29.俗话说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阿房宫赋》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一人之心,千万人 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0、《阿房宫赋》中,作者用质问语气谴责秦统治者极尽奢靡而不知怜惜的句子是:奈何取之尽锱 铢,用之如泥沙? 31.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屋椽之多的句子是: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2.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钉头之多的句子是: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33.作者比喻、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栏杆之多的句子是: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34.文中描写阿房宫结局的语句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5.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6. 《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两句,提出了秦国 如果爱惜六国的人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