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家住平原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含解析).docx

3.1 家住平原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3.1 家住平原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大部分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哪一种地形区(???)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山地 2.美国大平原地区家庭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①农业一体化 ②人均产量低??③生产效率高????④机械化作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读图“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和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4.下列说法符合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或生活方式的是 ( ) A.生产主要用机器 B.人们居住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 C.生产水平较高 D.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5.四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小朋友分别谈了各自家乡的情况,其中不可信的是(???) A.我家住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 B.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产三河牛、三河马闻名 C.我家在福建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D.我家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绿洲农业较为发达 6.我国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7.美国中部大平原以“用机械种庄稼”为生产特色,其主要原因有(???) ①密西西比河贯穿,灌溉便利???②地势低平,土地辽阔 ③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充足????④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美国中部大平原采用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原因有(  ) ①地域辽阔 ②地势平坦 ③工业化水平高 ④劳动力少 ⑤高温多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9.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尤其是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A. B. C. D. 10.下列国家中属于东南亚重要稻米出口国的是(  ) A.印度尼西亚 B.泰国 C.菲律宾 D.马来西亚 11.湄公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大豆 12.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作支撑,悬空架设的居民建筑主要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美国中部平原 C.日本关东平原 D.湄公河平原 13.美国中部大平原主要位于(???) A.北寒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温带 14.如果去湄公河平原旅游,我们不太可能看到的是(  ) A.大量的灌渠 B.大面积的麦田 C.悬空的木结构民居 D.当地人举办“御耕节” 15.下列描述中,符合湄公河平原居民生产和生活特征的是(???) ①生产力水平较低 ②人们多居住在高脚屋 ③主要种植小麦 ④人口稠密,集中居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世界上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等地区也有大面积的种植。小麦有春小麦与冬小麦之分,我国以长城为界,以北种植春小麦,以南为冬小麦。 材料三:针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易中天如此评价:“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1)甲、乙同为美国小麦带,其中种植春小麦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请从气候的角度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 (2)美国的亚热带作物带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分析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3)这个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秋10月,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全面推动中英关系发展,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黄金时代,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为中西交流互鉴谱写了新篇章。  材料二:欧洲西部地区略图及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如上图所示,①~④四城市中,本次习主席访问的城市是______(填数码),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运河是 运河。 (2)根据材料二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云淡风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