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5.ppt

人教版高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5.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呢? 欧文顿提出:膜是由 组成的脂质思考与讨论: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2、欧文顿推论是否正确呢?细胞膜中除含有脂质外,还有没有其他成分呢? 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将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脂质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①1925年荷兰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成 层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的呢?(1)脂质分子在细胞膜中是如何排列的呢?两 两层脂质分子是怎样排列的呢? ②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会铺展成单分子层?——头部:亲水端—— 尾部:疏水端磷脂分子磷酸脂肪酸 (2)蛋白质位于脂双层的什么位置呢?①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如下结构: (暗——亮——暗)提出:膜由 三层结构构成。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静态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式图 静态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受到质疑?细胞膜是静止的,变形虫为什么会运动?细胞为什么会生长?细胞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融合?推论:细胞膜应该是流动的变形虫正在吞噬草履虫 4、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细胞融合37℃40min1970年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荧光标记法)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实验证明: 人细胞小鼠细胞杂交细胞 细胞中的脂质也是流动的吗? 通过相关的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 流动镶嵌模型 模型 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糖蛋白磷脂分子 生物膜中的糖类大多与膜蛋白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糖被功能:1)保护、润滑作用(消化道、呼吸 道上皮的糖蛋白 2)细胞识别少数与膜脂结合——糖脂四、糖类在膜上的分布 ②膜蛋白在脂双层中的位置:镶在表层、嵌入双分子层、横跨双分子层(大部分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5、技能训练: ①根据以上的分析探讨,你能归纳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吗?1)以 基本支架;2)蛋白质在脂质上的分布方式有: ; 3)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 。4)功能特点 :磷脂双分子层镶在表层、嵌入双分子层、横跨双分子层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六、复习小结: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由 组成;2、20世纪初,化学分析得出:膜的成分是 和 ;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脂质分子是 的;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观察下得出: 的三分层结构;5、1970年,用荧光标记技术证明:膜具有 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 模型。 ②根据以上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你能组装出它的结构模型吗?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1)生物膜以 基本支架;2)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分布方式有: ; 3)生物膜具有一定的 。 磷脂双分子层镶在表层、嵌入双分子层、横跨双分子层流动性 异体器官的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 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细胞膜表面有糖蛋白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

文档评论(0)

138****9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