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pdf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9 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 C.设枢密院 D.实行两税法 解析: “扭转这一局面”即加强中央集权。设三司、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和军 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 B、C 两项;实行两税法是在唐朝,和题意无关,排除 D 项;宋 初派文官任知州,以防止武将在地方专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选A 项。 答案:A 2.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互不统属,其目 的是( ) A.削弱王国势力 B.强化节度使权力 C.加强君主专制 D.废除宰相制度 解析 :北宋通过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来分化相权,强化 皇权,从而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选 C 项。 答案:C 3.某部电视剧的剧中人物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其他角色还有 西夏公主等。该剧故事以下列哪一形势作为历史背景( ) A B C D 解析 :据题干信息 :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可见 涉及了契丹、宋、西夏等,可知其背景为辽、北宋、西夏的并立,因此C 项正确。 答案:C 4.为改善北宋危机四伏的统治形势,范仲淹在“庆历新政”中采取措施的宗旨是( ) A.解决土地问题 B.大量裁减军队 C.彻底消除边患 D.整顿官僚队伍 解析:范仲淹认为,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减老朽、病患、贪污以及无能的官 员。在“庆历新政”期间,他发起以整顿官僚队伍为宗旨的改革。故选D 项。 1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答案:D 5.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以上诗句反映 了两宋之际背井离乡的文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胡”是指(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解析:1127 年,北宋被兴起于东北的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因此两宋之际的“胡”只 能是金朝。西夏、辽并未消灭北宋,吐蕃是在唐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因此可排除A、B、D 三项。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 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 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三 宋朝科举考试图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宋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 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2)材料三所反映的时期,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答案:(1)重文轻武政策。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影响:宋朝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领职业教育题库大全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