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导语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条件。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方式各异,但也呈现出相互学习、借鉴的特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和建立起考试选拔的文官制度,以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晚清以来的近代中国,改科举教育为学堂教育,改科举选官为学堂选官,并在民国时期尝试建立公务员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一个国家的制度实施和社会治理都离不开官员,官员道德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制度和社会治理的效果。中国与西方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学习与借鉴。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民族国家出现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在世界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对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种调整。三课之间既有历史的时序,也有空间的不同,存在一定的继承与影响的关系,体现了时空观念。总体上反映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唯物史观。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地方制度君权相权皇帝的烦恼选择性必修课文目录专题必修教材课文目录通史+专题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习聚焦: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是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的主要制度。②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③元朝恢复科举制,明清时期科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这一时期考核与监察制度也更趋严密。 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了解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与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课标要求: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客观辩证地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的原因及其产生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实证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在不同阶段的特点,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实质和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以及其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核心素养: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选官制度官员考核监察制度秦:御史大夫;监狱史汉:御史大夫;刺史魏晋南北朝:御史中丞;巡御史唐:御史大夫;监察御史宋:御史大夫;监察御史+监州通判(台谏合一)明:都察院,六科;巡按御史(锦衣卫、东厂)清:都察院(军机处)先秦:世卿世禄制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察举制(孝廉)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家世)唐:科举制秦汉:上计制魏晋南北朝:上计制,流于形式隋唐:吏部考核明朝:考满和考察--京察+朝觐清朝:京察和大计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 —— 《史记 · 商君列传》材料三:“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材料四: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五:(魏文帝)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杜佑《通典·选举二》材料六: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