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病的经验.ppt

  1. 1、本文档共2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药师在感染性疾病病治疗中的责任;什么是合格的药师;抗感染治疗应遵循的原则:;目标治疗 明确了病源菌 获得了抗生素敏感性实验结 经验治疗 尽可能保证初始治疗的正确 根据感染部位-可能的病原菌 根据发病场所-可能原发病 根据年龄情况 当地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 应用PK/PD参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考虑病人生理和病理生理状态 其它因素 ;实验室药物敏感性监测的解读;结果估计; ? ;细菌耐药原因: 1、缺乏行政和法律界定 (1)医院重视病原学检查不足 (2)药剂师缺乏对抗生素管理责任心 (3)临床医师对抗生素选择不合理 (4)抗菌谱宽、联合用药多、预防用药时间过长 (5)不了解抗生素的PK/PD,给药时间、剂量、方法存在问题 2、畜牧养殖业中广泛使用,导致细菌的驯化和进化;3、抗菌素压力过大-泛耐菌产生 (1)三代头孢菌素过量使用------ESBLs ESBLs -大肠杆菌、肺克、其他肠杆菌科 MRSA -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 VRE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2)四代头孢菌素过量使用-鲍曼不动杆菌 (3)碳青霉烯类过量使用-鲍曼不动杆菌,绿脓杆菌;关于ESBLs的临床要点 ;细菌培养结果;AmpC酶的临床要点 ;吉林细菌培养结果大学第二医院 克雷伯菌:药敏 头孢吡肟-(ⅳ)敏药 头孢哌酮- (ⅳ)耐药 头孢他啶- (ⅳ)耐药 替卡西林- (ⅳ)耐药 哌拉西林- (ⅳ)耐药 头霉素 -(ⅳ)耐感 碳青霉烯类 -敏感 细菌产哪 种耐药酶? 马忠森 ; 细菌培养结果 大肠杆菌:药敏 头孢吡肟-(ⅳ) 敏药 头孢哌酮- (ⅳ) 敏药 头孢他啶- (ⅳ) 敏药 替卡西林- (ⅳ) 敏药 哌拉西林- (ⅳ) 敏药 氨 曲 南- (ⅳ 敏药 头 霉 素- (ⅳ) 敏感 碳青霉烯类- 敏感 细菌产哪 种耐药酶?林大学第二医院 马忠森 ;金属酶的临床要点 ; 鲍曼不动杆菌:药敏 头孢吡肟-(ⅳ) 敏感 头孢哌酮- (ⅳ)敏感 头孢他啶- (ⅳ)敏感 替卡西林- (ⅳ)敏感 哌拉西林- (ⅳ)敏感 氨 曲 南- (ⅳ)中介 头 霉 素- (ⅳ) 敏感 碳青霉烯类 - 耐药 细菌产哪 种耐药酶?林大学第二医院 大学第二医院 马忠森 ;细菌培养结果;KPC(K.pneumoniae carpnrnrmase-1,KPC-1) 型碳青霉烯酶 ;KPC酶细菌的耐药机制: 1、主要为AmpC酶过度表达合并外膜孔蛋白(outermembrane proteins,OMP)丢失 2、 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对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亲和力的下降, 3、 KPC酶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KPC酶细菌的出现,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着更严峻地挑战,而新型的抗菌药物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开发 出来,所以合理谨慎地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以及 有效地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极为重要. ;目标治疗 明确了病源菌 -获得了抗生素敏感性实验结果 经验治疗 _尽可能保证初始治疗的正确 根据感染部位-可能的病原菌 根据发病场所-可能原发病 根据年龄情况 当地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 应用PK/PD参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考虑病人生理和病理生理状态 其它因素 ;CASE STUDY ;CASE STUDY;根据感染部位-判断感染的病原菌;根据感染部位-判断感染的病原菌;根据感染部位-判断感染的病原菌;;根据发病场所_判断感染病原微生物;根据发病场所_判断感染病原微生物;根据发病场所_判断感染病原微生物;根据发病场所_判断感染病原微生物;;社区获得性产ESBL 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风险因素;病原体;根据年龄及严重程度判断-可能的病原菌; 支气管扩张、囊性支气管扩张、慢性肺病营养低下者、使用多种抗 生素,大量激素,长期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植入治疗。 绿脓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 MRSA、真菌 昏迷、糖尿病、外伤、肾衰、近期流感 金葡菌金葡菌、厌氧菌 长期、多种或广谱抗生素,大量激素者---宿主因素 真菌 ;根据原发病判断-可能的病原菌; 根据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药敏监测,提高标本送检率:早期发现MDR菌株, 减少经验用药和盲目用药,有效控制感染 。 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隔离产ESBLs 菌患者: 慢性重症患者是产ESBLs菌的主要来源。 严格的护理措施:控制流行的重要手段。 如洗手、器械单用、排泄物处

文档评论(0)

iphone0b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如皋市辰森技术服务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682MA278Y74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