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预习任务: 1、关于作者(四川乐山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家;“蟾宫折桂”的故事;与郁达夫等人一同成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团体———“创造社”) 他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由于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一律免罚了。 小结: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才思敏捷、有着高远志向的郭沫若。(可用于导入) 2、关于写作背景(1919年9、10月期间写的一首新诗。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十月革命也接连爆发,他受其影响决定从日本渡海回国,面对浩瀚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这他的胸怀。于是诗人笔下出现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3、关于诗体(新诗(自由体诗),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它的特点是要求打破传统诗歌的格律、体式、音节、平仄、韵脚等各方面的限制,追求诗歌的自由。这自由既是形式上的,也是情感上的。) 4、关于文中的关键字词(“律吕”音律的统称) 5、找出文中你觉得写的优美的句子(拟人手法) 二、导入:(节省备课时间,以前接触过的作者统一用学过的文章导入) 还记得之前我们初中时期学过的作者郭沫若的诗歌吗? 很好,那就是初中阶段学的《天上的街市》,同学们还记得其中的内容吗?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小结: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诗中的意象朦胧,妙不可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浪漫主义情怀。这堂课我们将学习他的另一首豪情奔放的“新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三、题目解读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号”究竟该如何读? hào:①号令。②号筒。③军队用的喇叭。 háo :①拖长声音大声叫唤。②大声哭。 读“háo”,取“拖长声音大声呼叫”之义,意为“我立在地球边上热情地呼唤”。诗人立足于地球边上某个点,见到北冰洋晴空中怒涌的白云和浩瀚的太平洋波涛滚滚,心潮澎湃,客观的自然景观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使其忍不住将心中沸腾的激情喷涌出来。体现出这一时期革命青年勇敢进取、积极创造的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可以将“立”字改成“站”字吗? “立”字比“站”给人感受要更高大、更有气势,给人一种根基深厚、定而不倒的感觉。 那是谁在放号?放号什么内容?为什么要放号呢?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到诗歌中学习。 四、初读课文,总体把握 1、请各位同学听师范读课文,试着讲讲你听后的感受? 宏伟、强力、壮丽、奔放;有很强的节奏感;炽热的情感;气势雄浑; 2、也正因为诗歌情感是热情奔放的,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把声音放开,像 “呼号”一样 3、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大量的感叹句(呦字重读);反复句;排比句 A、“啊啊”两个感叹词连用应该怎么读?(指导后生再读) 两个字是紧密相连的,中间不可停顿,阅读中不可换气。前一个“啊”要舒缓,后一个“啊”要短促,节奏要紧张,给人一种近乎窒息之感,十分急迫而强烈的,有一种喷薄欲出的感觉。 B、“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句话究竟怎么读?中间能否停顿?(指导后生再读) 【试读】“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断开后朗读的气势与情感的感觉与上下文不符) 此句不可断开,应该一气呵成,给人一种豪迈、冲破一切的力量感方可。 C、“力哟!力哟!” (指导后生再读) 像是在呐喊,又像是招呼,后一句比前一句,音更高。 D、“力的绘画…力的律吕呦!” (指导后生再读) 中间节奏紧凑,气势叠加,情感集中爆发 小结: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巨人立在地球边上,他能“全方位”俯瞰地球,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与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五、再读诗歌,探究内涵 1、文中有哪些意象?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力 2、“白云”是古典诗歌常见意象,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白云”意象有何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