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

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 布氏杆菌病(brucell口sis 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根据寄存宿主和生化反应的不同,布杆菌可分为6个种,即羊种菌、猪种菌、牛种菌、犬种菌、绵羊附睾种菌及沙林鼠种菌,其中前3种又可分为若干生物群,以羊种菌致病力最强,猪种菌次之。其流行范围甚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凡是有牲畜的地区都有流行。我国绝大多数省、市、 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布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一般牧区和半牧区高于农区,农区又高于城镇;城镇病人多集中在一些职业性接触畜产品工厂,如肉类加工厂、乳品加工厂、毛纺厂、皮革厂、畜产品仓库等。任何年龄的人都能感染布病,一般中青年感染机会较多,我国男女之间布病患病率无显著差异。 1.疫区类型 1.1羊种布病疫区:绵羊和山l是羊种布氏菌的主要带菌者,又是人类最危险的传染源。群居生活致使羊间接触密切,易形成布病暴发流行,羊在流产和产孕羔期大量排菌,污染了环境,造成人或其他动物感染。绵羊、山羊布病区的发现,常常以羊流产现象为疫情信号,随后可见到个别新发病人。羊种布病疫区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的发病一般是从3-4月份开始上升持续到7-8月份仍保持较高水平,冬季发病较低,春季又开始回升。 1.2牛种布病疫区:被牛种布氏菌感染的牛也是人类的传染源之一。牛种布病疫区的流行时期可在牛产期和产后的泌乳期(牛泌乳期多在每年6-7月份)。因此人的发病在春夏季为高,其疫区多为散在性流行,感染率与发病率差距较大,病人症状轻,病程短,后遗症少。 1.3猪种布病疫区:人群间发病带有局部散发特点,在疫区内感染的人大部分没有临床症状,少数发病者症状也较轻。 2.主要临床表现 有发热、多汗、疼痛、神经痛、乏力。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热型不一,变化多样。高烧时患者一般神志清醒,体温下降时, 自觉症状增多并加剧。这种高热与症状相矛盾的现象为布病所特有。多汗是布病主要症状,急性期为甚,特别是在晚上,体温下降时出汗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导致虚脱。急、慢性期患者都发生骨关节肌肉的疼痛,急性期呈游走性,类似风湿病,主要在大关节,疼痛十分剧烈;慢性期的疼痛局限于某一部位,多持续性钝痛或酸痛。 3.治疗原则 早期用药,合理选用药物及用药途径,综合疗法,彻底治疗。急性期布病患者的抗生素治疗主要针对病原菌应用各种抗菌药物,如四环素族药物、链霉素、利福平、磺胺类药物。 4. 预防 畜间采取“因地制宜、免疫、检疫、病畜淘汰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人群间抓好“三早” ,即“早发现、早治疗 早处理”。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 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地区(市) 县(区) 乡(农场、镇、街道) 1.基本情况 1.1患者姓名 1.2性别 (1)男 (2)女 口 1.3年龄(岁) 口口 1.4 民族 1.5职业 (1)农民 (2)民工 (3)牧民 (4)渔民 (5)学生 (6)医务人员 (7)散居儿童 (8)干部职员 (9)家务及待业 (10)其他 (11)家畜屠宰与畜产品加工 (12)不详 口口 1.6发病地址 县(市、区) 镇(乡) 村(街道) 号 1.7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1.8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1.9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1.10所住医院名称 2.临床表现 2.1症状体征 2.1.1发热 (1)有 (2)无 口 2.1.2发热持续(天) 口 2.1.3体温最高 ℃ 2.1.4多汗 (1)有 (2)无 口 2.1.5肌肉、关节酸痛 (1)有 (2)无 口 2.1.6乏力 (1)有 (2)无 口 2.1.7肝胂大 (1)有 (2)无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