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docx

完整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完整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题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实词积累 1.发:起,指被任用。 2.畎亩:田间,田地。 3.举:被选拔。 4.筑:捣土用的杵。 5.士:狱官。 6.市:市井之间,市场。 7.任:责任,担子。 8.苦:使……受苦。 9.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受到贫困之苦。 10.拂乱:拂,违背;乱,使……混乱;拂乱,使……做事不顺。 11.所以:用这些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12.动:使……心动。 13.忍:使……坚韧。 14.曾:同“增”,增加。 15.恒:常常。 16.过:犯过失。 17.XXX:通“横”,梗塞,不顺。 18.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19.征:征验,表现。 20.色:脸色。 21.喻:了解。 22.入:在国内。 23.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 24.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25.出:在国外。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三、给下列字注音 畎(quan)、说(yuè)、鬲(gé)、拂(bì)。 四、写出文中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1.曾——增,增加。 2.衡——横,梗塞,不顺。 3.拂——弼,辅佐。 4.忍——韧,使坚韧。 五、相关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忧外患。 六、相关对联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3.生无情轻如鸿毛,死有义重于泰山。 4.XXX厄演《春秋》,生于忧患;XXX因赋离愁,死于安乐。 七、用原文答题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XXX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XXX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 8.专立一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一个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磨炼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第三段进一步阐述了磨难如何让人变得“动心忍性”。当人们面对困难时,他们会变得更加坚定,更加有斗志。他们会变得更加勇敢和坚韧,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经历了磨难,才能获得成功。这种心态和性格的改变,是磨难给人带来的重要益处。 针对那些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的人,本文的观点是:失败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经历失败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只有经历了苦难的磨炼,才能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因此,我们应该勇于尝试,不要害怕失败。 经历磨难和困苦对一个人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增长经验,磨砺性情,使人充满生活的激情。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只有经历了逆境和困难,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青蛙试验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过于追求安乐和舒适,就会失去斗志和勇气。只有经历了逆境和困难,才能真正成长和发展。 在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民族大业的完成、人类美好理想的实现等重要问题。 第一段列举的六个人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出身卑微,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本文中,“举”和“发”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表现人物由低微向显贵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暗示了人物身份。唯一的区别在于,对于XXX这样的君主,他的成功主要是靠自身才干和努力,因此使用“发”;而对于XXX说等人,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努力外,还主要得益于明主的知遇之恩,因此使用“举”。 是人”指的是第一段列举的那一类人,以及和他们一样经历过困难和逆境的人。 第一段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它的作用是增强气势,引出下文的议论。 第一段和第二段在内容上有联系,第一段列举了六个特殊事例,归纳出第二段的普通性结论。并论证了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发展中增长了才干。 第二段的过渡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本文通过列举六个贤人,论述了环境(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它用事实证明了人处困境激发斗志的道理。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一个遇到困难并不可怕,用它可以激励人们勤奋,发愤;而人们贪图享乐倒是可怕的,因为它会使人萎靡不振,甚至导致国家灭亡。

文档评论(0)

151****1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纪**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