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9.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课件.ppt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9.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 增长呈“S”型。 ( ) 分析: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会呈“S”型增长。 √ 【命题案例·研析】 【典例】(2019·聊城模拟)将10 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表所示。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 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3) pH 1 1 210 4.8 2 820 5.4 3 1 210 3.7 4 1 000 5.0 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 B.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2、4、1、3 C.对酵母菌而言,10 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可能为1.21×107个 D.若进行第5次均匀取样,10 mL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 【审答技巧】 (1)表格信息:种群数量的变化与pH的变化是一致的。 (2)关键知识:酵母菌呼吸产生CO2会导致pH下降;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导致K值变化。 【解析】选A。将10 mL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温度下 培养,可根据培养液pH的变化来确定取样顺序,因为 酵母菌的代谢活动消耗营养物质,不断产生CO2等代谢 产物使培养液pH不断下降,因此正确的取样顺序为2、 4、1、3。从表中数据分析可见,达到稳定时期时,酵 母菌数量达到最大值,说明10 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 量为1.21×107个。继续培养,随着环境条件的极度 恶化,种群生长进入衰退期,出生率会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将不断下降,所以继续取样,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有可能低于1.21×107个。 【核心素养新命题】 (1)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 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样品中的pH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提示:因为酵母菌的代谢活动消耗营养物质,不断产生CO2等代谢产物使培养液的pH不断下降。 (2)科学探究—实验结果分析 若长时间封闭培养,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反而会下降,原因可能是什么? 提示:营养物质减少、生存环境恶化。 【考点题组·诊断】 1.(2019·宜春模拟)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下列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 A.培养至60 h时,增长速率最大 B.继续培养下去,K值不会发生变化 C.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不能用标志重捕法 D.种群自然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长而增长 【解析】选C。酵母菌的种群增长呈“S”型,培养至60 h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培养至30 h时增长速率最大;继续培养下去,随营养物质的减少和代谢产物的积累,K值会下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一般用抽样检测法,不能用标志重捕法;种群自然增长率随着种群密度的增长而降低。 【延伸探究】上题中若40 h时检测视野中酵母细胞密度过大,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提示:按一定倍数进行稀释。 2.(2018·衡水模拟)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据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试管 编号 培养液 (mL) 无菌水 (mL) 酵母菌 母液(mL) 温度 (℃) 甲 10 - 0.1 28 乙 10 - 0.1 5 丙 - 10 0.1 28 A.该实验遵循了单因子变量原则,只含有一个实验变量 B.计数操作时,应先往计数室滴满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后再镜检 C.3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不可能都经历了“J”型增长 D.该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也需要重复实验 【解析】选C。该实验中有温度和培养液两个变量,A错误;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B错误;3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不可能都经历了“J”型增长,C正确;该实验已设置对照实验,D错误。 【延伸探究】本题中可作为相互对照的实验有哪几组?变量是什么? 提示:甲和丙为相互对照,变量为营养物质的有无;甲和乙为相互对照,变量为温度。 【加固训练】 1.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解析】选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因B组的发 酵进行得最快,所以B组的温度最适宜,环境容纳量最 大;由三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知:该实验 可能是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因三 个组别的微生物最大数量不同,所以环境容纳量不 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因能量影响微生物的繁 殖,三个组别的微生物数量变化与其供能情况有关,

文档评论(0)

188****79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