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读者”到“教读者”.ppt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从“自读者”到“教读者” ——说说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转换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高中部吴 泓 “自读者”1我谓之“得法”所谓“得法”,是指在参考和借鉴专家、学者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之后,尽可能得出或者确定的最适合我和学生的读书方法。如读《论语》,我主要参考和借鉴了以下专家、学者的阅读方法:1.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以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的读法;2.石毓智《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解读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读法;3.钱宁《新论语》“打破《论语》原有章节顺序,以‘仁’为核心,提纲挈领”的读法,等等。 “自读者”2确定我和学生的读法是:先读出《论语》的两种结构形态,特别是后一种结构形态,从后一种结构形态入手,去读《论语》的整本书。第一种结构形态——显性的、静态的“外结构形态”。可以做两件事:1.不急于读正文,先读“导言”(“导读”),看“目录”,再看正文每一篇标题下的简要说明。如《学而篇第一》下面标明的“(共十六章)”;《为政篇第二》下面标明的“(共二十四章)”,弄清楚《论语》的篇章数目。2.上网输入“论语”“结构”等词可知:《论语》上论十篇,主要讨论或展示孔子的理念,以及孔子如何用这些理念来教导弟子。下论十篇,主要讨论孔子的行道方案、行道实践,以及行道失败以后他的心态。弄清楚《论语》的“外结构形态”,有利于整体把握全书。 “自读者”3第二种结构形态——隐性的、动态的“内结构形态”。与诸子著作相比,《论语》的结构形态比较特殊,有学者认为《论语》是一本“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本学生“追念老师”的“纪念册”。既是一本“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或者“纪念册”,那自然是弟子甚至再传弟子的“你一句我一句”,给人“杂乱”的印象也就在所难免。《论语》一书尽管有些“杂乱”(还是有“讲究”的),但还是隐藏着一条孔子本人、孔子与弟子、孔子与时人(当时的国君、大夫、权臣、隐者等)交集互动的线索。弄清楚这种内在结构和线索,或许就能找到阅读《论语》的比较好的门径。 “自读者”4如参考李零教授的“孔子的一生”、“弟子的分期”和“其他人物的分类”,我们将全书人物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孔子本人;二是孔子与弟子(可从“孔门十哲”切入);三是孔子与时人(可从孔子与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季平子、季桓子、季康子、阳货、公山弗扰、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舆等人切入)。这样,以人带事,就事析人,在时间脉络、人事变化上就能够理出一条清晰的路径。总结:经典并不好读,好读不叫经典。所以,当我们拿到这样一本经典时,最好是先读读“导言”(“导读”),看看“目录”,再查查专家、学者在读这本经典时有哪些方法和策略,有怎样的经验、教训和体会。 “教读者”1我谓之“入境”和“克难”先说“入境”叶圣陶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可见“入境”是读书的最高境界。怎样才能让学生读《论语》有“入境”的感觉呢?《论语》主要是一本老师和学生聊天的记录,师生一体是它最大的特点。为此,从师生的情谊、情境等进入是个极好的选择。李零教授对《论语》中出现的弟子人数做过统计:“《论语》中的弟子有29人……出现最多的是仲由(42次),其次端木赐(38次),颜回、卜商(21次),冉求(16次)。十哲以外,还有5个人也比较重要,樊须、公西赤、有若、曾参和颛孙师(子张),他们出现最多的是子张(18次)和曾参(15次),其次樊须(6次)、公西赤(5次)、有若(4次)……” “教读者”2可先从出现最多的仲由(字子路)入手:先梳理《论语》中子路出现42次的语句,再对应司马迁《仲尼弟子列传》中叙述子路的文字。集散循序,不仅能“入境”,还能有新的发现,如《公冶长篇第五》“颜渊、季路侍”和《先进篇第十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章都写学生“各言其志”。子路早期志向颇具“野人”气息;到了后期,尽管表现出“率尔而对”的锋芒毕露和心直口快(一些译注为“轻率”,不对),但其志向较之前的“车马衣裘”却是成竹在胸。所以,有人将“夫子哂之”译为老师嘲笑或微笑学生都不切当。老师既看到了学生在学业、志向上的进步与成长,也看到了学生在性格上的弱点或缺陷;这一笑,既含欣喜,也有遗憾,更有担忧,可谓用心良苦、意味深长,而这正是夫子教育的心存大爱。 “教读者”3如再联系《论语》中“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先进篇第十一》)“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篇第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颜渊篇第十二》)“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篇第十一》)“

文档评论(0)

189****0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