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及其生理第二部.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指第三类细胞群,它们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不具点对点投射关系,所以又称弥散性投射系统。 感觉传导路第二级神经元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枝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内反复换元上行,抵达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进一步向大脑皮层作弥散性投射。 非特异投射系统 当前第63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这一投射系统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也就是说当不同感觉传入脑干部位后,由侧枝进入网状结构后,就失去了专一特异的传导性,而是由同一上行系统向上传导。 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对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觉醒有重要作用。所以感觉传入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关系密切的。 当前第64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当前第65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当前第66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 第Ⅰ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半(3-1-2) 负责躯体感觉 接受丘脑腹后核的深、浅感觉冲动,发出纤维到第Ⅰ躯体运动区 当前第67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总和(summation) 前神经元传来的一次冲动及其引起的递质释放的量,常不足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扩布性兴奋,因为EPSP达不到阈值,只有突触前同一末梢连续传来一系列冲动或由许多突触前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冲动,而产生一连串或一排EPSP(或IPSP),这些EPSP(或IPSP)总和起来达到阈值,才能诱发动作电位产生,这种局部电位总和起来的现象称兴奋的总和。 当前第31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后放(after discharge)(后作用) 通过正反馈。 对内外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氧、CO2、麻醉剂、离子等,对某些药物敏感,药物作用于突触传递的某些环节,阻断或加强突触的传递,如咖啡碱、茶碱可增加后膜对兴奋性递质的敏感性。 当前第32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中枢抑制 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突触后抑制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由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致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抑制性效应称突触后抑制。交互抑制(侧支抑制)和回返性抑制均为这类抑制。 当前第33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侧支抑制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突触后神经元的突触后膜上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受抑制。 当前第34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当前第35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当前第36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 返回抑制 抑制性的中间神经元,如闰绍细胞 突触后膜上产生IPSP 当前第37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 结构基础 A纤维末梢与C神经元构成轴-胞突触,A的兴奋能引起C神经元兴奋。 B纤维末梢是一种抑制性末梢,与A末梢构成轴-轴突触,B纤维末梢不直接影响C神经元。 A轴突末梢 B轴突末梢 C神经元 当前第38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抑制作用 A纤维的兴奋能引起C神经元产生EPSP,通过总和可使C产生AP。 仅有B纤维兴奋时,C神经元不发生膜电位的改变。 EPSP AP 末梢膜去极化 当前第39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当B末梢先兴奋,再A纤维末梢兴奋时,C神经元上产生较小的EPSP,甚至不能产生EPSP,也就不能产生AP,从而表现出A的兴奋不能传到C,即兴奋受到抑制,这称为突触前抑制。 末梢膜去极化 EPSP 当前第40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突触前抑制的机理 抑制性B纤维末梢释放递质是抑制性递质(GABA),但在这里却引起突触后膜(A纤维)去极化(注意!!!)而不是超极化,因末梢轴浆内Cl-浓度大于膜外,Cl-外流去极化(而在其它部位相反),从而使末梢膜电位变小,A纤维兴奋时其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 Ca2+进入A末梢量减少,使释放的递质减少, C神经元上产生的EPSP减小,甚至不能产生EPSP 。 当前第41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机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浅感觉传导路 浅感觉指痛觉、温觉、触觉和压觉等,因其感受器分布于皮肤或粘膜内,故称浅感觉,其传导路称浅感觉传导路。 当前第42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躯干、四肢的浅感觉传导路径 当前第43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脊髓丘脑侧束 粗触觉为前束 (第二级神经元) (第一级神经元) 中央后回 丘脑 第三级神经元 大脑皮层 延髓 脊髓 ) 粗触觉感受器 当前第44页\共有88页\编于星期四\20点

文档评论(0)

jess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