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新沂市高中语文高一期末通关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新沂市高中语文高一期末通关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第I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英诗中“西风”形象的流转 包慧怡 ①一切要从一首名为《西风啊,你何时吹拂》的中古英语小诗说起。西风啊,你何时吹拂/让细雨轻降? ②对这首诗的赏析离不开对它的中心意象“西风”的理解,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西风”在欧洲古典时期至现代诗歌史上的演变。 ③希腊神话中的西风之神是仄费洛斯,有鉴于地中海乃至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情况,早从古典时期起,西风一直在文学中被表现为最柔和宜人的风,作为彩虹女神伊丽丝的配偶,宣告着春日和晴天的来临,并与爱欲之神爱若斯紧密相连。人格化的西风大量出现在荷马、赫西俄德、柏拉图等人的作品中。早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传统中,西风就已是春日与爱情的化身,古罗马诗歌中往往保留西风的希腊名字“仄费洛斯”,比如维吉尔《田园诗》中的一首牧歌:“……或去到随西风轻颤的树荫下/或拾步追寻岩洞。”在拉丁文例诗中,西风的形象总体都是正面的、带来生机的、温暖轻柔的地中海地区的拂面和风。 ④这一点到了中世纪英国文学中并无明显改变,即使英格兰的高纬度的气候与希腊罗马相去甚远,西风仄费洛斯依然是春日和风细雨的代言人。最著名的例子当数“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在《序诗》开篇的描述了:当西风也用他馥郁的呼吸/把生机吹入每一片林地/和原野上的嫩芽,年轻的太阳/已走过白羊座一半的旅程……在乔叟这里,西风继续被强化为四月之风,白羊宫之风,春分之风,带来雨水润泽万物之风。当我们在汉语中读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中独自登场、只手为天地易容的春风,或者“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中伴雨随行的春风,乃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仅被暗示在场的春风,我们应当记得,这春风正是乔叟的西风,维吉尔的西风,西方近代以前诗歌中的仄费洛斯或法维尼乌斯、作为春日化身的西风,而绝不是中文语境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西风”——汉语诗歌中愁云惨淡的西风实乃“秋风”,这是由古代中原的地理气候环境决定的,正如我们的春风实乃“东风”:“东风夜放花千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⑤在远隔重洋的英格兰,大约在乔叟之后一两个世纪,《西风啊,你何时吹拂》中潜在能够满足“我”的心愿而降下“细雨”的西风,依然是荷马—维吉尔—乔叟的春分之风。直到又过了一个多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的“西风”开始具有了一些更复杂的特质:依然是温柔的和风,却开始孕育和暗示着更危险和暴力的事物。比如莎士比亚《辛白林》:“他们是像微风一般温柔,在紫罗兰花下轻轻拂过,不敢惊动那芬芳的花瓣;可是他们高贵的血液受到激怒以后,就会像最粗暴的狂风一般凶猛,他们的威力可以拔起岭上的松柏,使它向山谷弯腰”(朱生豪译)。朱译甚至将“西风”直接处理成了“微风”,但剧中此句以及上下文的重点不在西风的温柔和花瓣的安静,却在表现紧随其来的暴力场,西风隐隐具有了担任山雨欲来之先驱的潜在身份。 ⑥到了浪漫主义诗歌中,这一潜能全面真实化,西风开始大面积摆脱古典—中世纪时期明媚和煦的形象,成为往来于生命与死亡、秋冬与春夏之间自由不羁且不可控制的雄浑之力,西风同时成了绝望与希望之风。再也没有比雪莱的《西风颂》更为生动的例子了:“哦,犷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江枫译)雪莱在诗中自比西风,而西风也拥有了调和两个极端,同时作为毁灭者和催生者的双重身份,成了最高浪漫主义精神的一种象征。再也不见田园牧歌中的仄费洛斯,雪莱的西风正是我们如今在英语诗歌中最熟悉的西风形象。短短三四百年间英国的气候或地貌发生了什么变化?只

文档评论(0)

教育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学习资料

认证主体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