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ppt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呼 吸 系 统 常见症状的中医技能应用 当前第1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目录导航 感冒 失眠 头痛 腹胀 其他:皮肤湿疹、静脉炎等 当前第2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怕冷、发低热、无汗、头痛全身痛、痰稀、咳嗽痰为白粘痰,四肢酸痛、舌苔薄而润,脉浮 高热、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不怕冷,头痛,咽喉痛,舌苔微黄、口干、出汗多、舌苔白而干燥、脉浮数(较快) 多发生在夏天,由湿邪侵袭引起,患者发高热、头晕脑涨、心中燥热,容易感到疲 倦,无汗、口干,伴有呕吐、恶心,尿量少而黄,舌苔黄腻等 感 冒 分 型 外感风寒 外感风热 外感暑湿 当前第3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感 冒 常 用 中 医 技 能 耳穴埋籽 刮痧 穴位按摩 拔罐 艾灸 当前第4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感 冒 耳 穴 埋 籽 常规选穴:肺、内鼻、下屏尖(肾上腺) 鼻塞流涕咳嗽者加选:内鼻、外鼻、肺、气管 咽干、咽痒、咽痛者加选:咽喉、扁桃体、轮1~6 纳食无味者加选:脾、胃、三焦 头痛、头晕者加选:枕 当前第5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感 冒 拔 罐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 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大杼: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腧:后正中线上; 当前第6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风寒感 冒 刮 痧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平风府;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腧: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外上,前正中线旁开6寸, 平第1肋间隙处;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当前第7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风热感 冒 刮 痧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 中点;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外关: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当前第8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暑湿感 冒 刮 痧 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 中点处; 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支沟: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膻中: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 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当前第9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风寒感 冒 艾 灸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 中点处;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平风府穴; 风府: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际上1 寸; 当前第10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风寒感 冒 穴 位 按 摩 迎香(鼻塞流涕):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太阳: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 的凹陷处; 头维:当额角发际上0.5寸,距神庭4.5寸; 鱼腰: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正中;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 尖连线的交点处。 当前第11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风热感 冒 穴 位 按 摩 迎香(鼻塞流涕):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曲池: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当前第12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暑湿感 冒 穴 位 按 摩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揪痧)。 当前第13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舌淡苔溥,脉细弱 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 黄、脉弦而数 多因身体虚精亏,心火独亢,表现为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耳鸣健忘、舌红,脉细数 失 眠 分 型 心脾两虚 肝郁气滞 心肾不交 当前第14页\共有31页\编于星期五\6点 失 眠 常 用 中 医 技 能 耳穴埋籽 穴位按摩 拔罐 艾灸

文档评论(0)

风高云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