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解读汇报(上).docx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 实用 形声字解读(上) 【提要】从有无声标角度看,汉字的造字方法惟独“两 书”:形意法和形声法。形声字的形意符不表具体字义,只 表字的抽象意类所属;声韵符不标注字音,只标示该字的韵 部所属。 “形声字”实际上应称为“意韵字”。形声字的声韵 族中,韵母存在“韵辙联通”现象。声韵符到今天始终都在 为标注字音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所蒙受的千百年的冤 枉委屈应得以洗雪。 形声字的构成, 自有其清晰严整的规律。 形声字是彻底可以解读的。 【导语】形声字的 解读问题是个老问题,老到起码有两千岁,因为从许慎所著 汉语史上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开始,人们就不大明白为 什么形声字的不少声旁不太管用。到现代人手里,这个问题 就更厉害了。据统计,现在声旁能正常工作的,惟独 25%左 右。也就是说,有 75%的形声字,其读音是含糊的。考虑到 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比例之大,这个问题是令人震惊。普通 认为,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有 95%的高比率。即使把字数限定 在 3500 常用字内,这个百分比至少也有 90%。那末,在常用 字中,形声字就是 3150 字。这些字中, 有 75%字音难以读准, 那就是 2360 多字。这么大的数字,还是很惊人的。 由于这个问题的长久存在,受影响最大的是识字教育。 后来人只是从许慎《说文解字》的《序》中知道,周朝的国 文档 实用 子监里,“(依据)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 书”。后人始终弄不明白,周代人是怎样用“六书”为学童 文字启蒙的,为什么现代人用起来就不好使了呢。其实,不 但现代人不明白,至少 2200 多年前的秦代,人们就已经弄 不明白了。李斯那作为“书同文”字形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汉 字启蒙教材《仓颉篇》,所使用的识字方法,就已经开了摒 弃字理、多读多背、死背硬记的先河,可谓后来《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的滥觞。 针对“三百千”识字方法的弊端, 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 终结了这种识字方法,改为分散的“随文识字法”。满以为 这种“随文识字”给每一个字的浮现找了一个温暖的家,自然 应该比“三百千”识字法有更好的表现,然而人们逐渐认识 到, 其识字效果竟还大大不如被人废弃的 “三百千”。因此, 这种“随文识字法”逐渐被人们所厌弃,也是必然的事。上 世纪的 80 年代,识字改革已形成高潮,各种识字方法如百 花齐放,异彩纷呈。 可惜,不管什么识字法,面对 90%的形声字而束手无策,就 不是一个成功的识字法。我们已经不无遗憾地看到,多少识 字法,莫不在形声字这只拦路虎面前败退下来,裹足不前, 无所作为。期间,不时有人主张依据汉字科学,按照每一个字 的造字原理来“科学识字”。无非,现在的汉字科学,对形 声字的解读问题,并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阐释,这就大大降 文档 实用 低了“科学识字”的科学性,甚至让人怀疑,这种“汉字科 学”难道真地存在吗?长期来,多少为解决形声字的解读 这一老大难问题而辛勤努力,百折不挠,忘我工作,无私奉 献。本人也不顾地厚天高,莽撞地裹挟入这支队伍,与众人 一起,试着来破解这一千古迷局。 一、形声字——汉字的主流和高级形式 自古及今,在识写和使用汉字时,面对一个个面孔各异 的方块字,有些人不免会产生种种疑问。这个字为什么会是 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么念?为什么有这个意思?为回答这 些追问,早在 1900 多年前,汉代的文字大家许慎,就从造 字方式的角度,提出“六书”理论,并依此撰写出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许慎的书,对当时的 9353 个汉 字的形、音、义各方面,一一作出了回答,成为近两千年来 文字学领域的颠峰之作。后人针对“六书”理论的某些缺憾 与不足,不时有不同说法。清戴震提出“四体二用”说,今 人唐兰首倡 “三书”说。近年来, 甚至有人提出 “十书”说。 但不管几书说, “形声”这一书的地位是确定而坚固的,得 到大家的一致公认,争议只在其它几书之中。 笔者认为,如果以“有无声音”标志为标准,汉字则只 分为两类: 形声字和非形声字, 亦即 “两书”。非形声字中, 不管是单体象形因形见意,还是合体象形拼形会意,都是围 绕着形与意的关系这一核心,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于是, 文档 实用 把这种非形声字称为“形意字”最为合适。固然“形意字” 还可以往下再分为不同的小类。 从形意字和形声字的关系来看,形意字是由图画文字简 化抽象而成的最早的文字,是汉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是 有了“形意字”这一雄厚基础,才有形声字的产生和发展。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千百个形意字作为基础,肯定不会有 形声字的产生。无非,与形声字相比,形意字毕竟只是汉字 发展的原始形式和低级阶段。同样可以设想的是,没有形声 这种形式的浮现,汉字恐怕就难以得到发展,甚至难以存活 和流传下来。仅凭千百个

文档评论(0)

133****4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为保证上传时格式不乱,部分文件上传为pdf格式,wps可以编辑pdf文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