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醴陵市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模考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醴陵市高中语文高一期末模考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第I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现有的文字考据来看,我们在甲骨文里尚未发现与“勇”对应的字,在金文中,“勇” 主要有两种写法,强调的是力大敢为和勇武。在篆文中,“勇”出现了新的写法,即从甬从心。可见,勇作为一种评价,开始向人的心理意志方面延展,不仅指人的行为勇武,还指人的意 志强大。 上古时期人类最主要的活动是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以及群体之间的斗争,勇德最主要的内涵是开辟生存空间和战争中的勇武。由于上古社会人类生存条件恶劣,战争频繄,因而勇德尤为重要,上古圣王都因勇武受到称颂。因此,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 恐惧的品质,是一种用于斗争和生存竞争的自然德性。 在先秦时期,勇德占有很高的位置,勇是坚守“义”所不可缺少的德性。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 ·为政》)不仅如此,孔子还将仁、智、勇三者并举,视此三者为君子人格所必备的三要素。但孔子在重视勇德的同时,也对勇德进行了明显的限制。比如,《论语·阳货》有云:“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宪问》则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因此,孔子似乎把勇视为一种没有特定道德价值指向的能力,勇就是“不惧”,为善和为恶的“不惧”都可以称作勇。可见,在孔子这里,勇德不能独自构成一种伦理德性,仍属于自然德性。 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重构,使之具有道德内涵,成为独立的伦理德性。孟子的做法是对勇德进行分类,把勇德区分为“小勇”和“大勇":“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孟子·梁惠王下》)小勇是基于个人一己之私产生的自然情感反应,是纯粹的、自发的情感冲动,没有自觉的道德目的;大勇是基于道义而生发出来的道德情感及行为反应,是以道义知识和道德情感为基础的自觉选择,具有明确的道德意义。可见,孟子所言的“小勇” 属自然德性,“大勇”属道德德性。荀子对勇的意义划分更为细致:“有狗彘之勇者,有贾盗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 (《荀子 · 荣辱》)“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此三者,或浑不知义,或见利忘义,或死而不义,只有“士君子之勇”才是“见义勇为”,乃道德之勇。孟子和荀子对勇进行了大小之分或者贵贱之分,其划分标准具有明确的道德指向,只有合乎道义的勇才配称作勇德。虽然孟子和荀子对勇德进行了道德化的重构,但他们总体上仍然承袭了孔子对勇的一个基本理解,即不惧危险,而且把勇德局限为一种政 治生活中维护道义的德性。 至宋明时期,理学家保留了先秦儒家对勇德的阐释, 同时又赋予勇德更加积极的意义,对勇有了新的理解,勇德不仅是一种包含道义内涵的道德德性,更是一种成就道德自我的“为己之德”。陆九渊认为达致仁者的困难在于“己私难克,习俗难度越耳”“己私之累人,非大勇不能克”。可见,在理学家这里,勇德被用于整个道德生活,是摆脱积习和不当私欲的束缚、坚守道德信仰、成就理想人格的刚强意志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之为道德勇气。 从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来看,勇德对于当今社会中个体的幸福、社会的正义、国家的兴旺,均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在德育活动中,要明晰勇德的多重意义,也要在个体的不同阶段 进行不同层次的勇德培育。 (摘编自赵永刚《勇德培养的三个基本问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汉字中“勇”的书写变化,可以解读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勇”的理解所发生的变化。 B.勇德最初是个体克服对危险和死亡的恐惧的品质,是被人们赞赏的行为特质,属自然德性。 C.孔子将勇与仁、智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贤老师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教师,欢迎下载

认证主体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