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丁香”意象的研究性阅读.docx

雨巷“丁香”意象的研究性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雨巷“丁香”意象的研究性阅读 雨巷“丁香”意象的研究性阅读   “丁香”意象的研究性阅读   教学目标:1、探讨“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常见寓意,并借此解读现代诗词作品,加深寓意的领会。   2、启发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以便准确把握其他诗词作品。   3、实践诗歌的一般阅读规律,培养自主阅读、自主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讨“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常见寓意,并借此解读现代诗词作品,加深寓意的领会。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   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很容易引发文人的伤春情绪,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伤连在一起成为高洁、美丽、忧伤的代词。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   过度:我们了解了“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基本意象,或许能帮我们更好地把握现代诗词中的其他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戴望舒的《雨巷》,在诗中作者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看看是否有同样的意味。   二、欣赏《雨巷》   雨巷[1]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三、诵读、整体感知。   (一)听录音,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二)自由朗读。回答以下问题:   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   明确:忧愁的,哀伤的。   2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忧愁、感伤的基调?   ①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   过度: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的确,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失落、惆怅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   四、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   明确: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主要有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与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他是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成名作《雨巷》被叶圣陶先生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作者也由于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五、明确《雨巷》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雨巷:阴冷、灰暗的社会现实。   丁香一样的姑娘:《雨巷》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六、《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

文档评论(0)

183****9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顾**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