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象形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教案象形字 大班语言教案象形字「篇一」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字。 2、在字、图、形配对游戏中,产生进一步探索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ppt 2、教学挂图《仓颉造字》 3、汉字与其相对应的图片,幼儿与家长进行的`象形字相关调查。 4、能活动的小木偶,汉字与其相对应的图片,象形文字卡片。 活动过程: 1、请幼儿交流与父母一起进行的象形字调查结果,丰富孩子的经验。 2、引导孩子观察汉字“日、木、山、水”的图画部分和象形字部分,猜一猜,认一认,说说汉字怎么认出来的。 小结:我们刚才看到的图案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在很久以前,没有纸和笔,人们就在石头上、骨头上、乌龟壳上刻画图案来记录事情,这些图案就是当时的文字。 3、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 (1)观看视频或挂图、幼儿学习资源,倾听故事《仓颉造字》。 (2)共同讨论:故事的名字是什么?仓颉为什么要造字?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小结:甲骨文是中国的象形文字,是我国古人造出来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它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展现了中国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 4、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拼摆汉字,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1)木偶的身体会“写字”。 教师分别用木偶拼摆成“大”“上”等汉字,引导幼儿猜猜看白的是什么字。 (2)我的身体会“写字”。 教师出示常见字的字卡,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体摆出来,如“中”“下”等。 分组游戏,引导幼儿几人一组合作摆出不同的汉字。拼的结果能够让大家看出来,就算成功。 活动延伸: 区域中继续玩“象形字配对”游戏,激发幼儿对汉字的探究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象形字「篇二」 活动目标: 1、认识象形字"山、水、日、木、竹、田、月、果"。各 2、了解象形字的特点。 3、大胆表述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神奇的象形字》 PPT人手1份纸、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PPT,呈现幼儿用书中第24-25页,激发幼儿对"象形字"的观察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T:"在这幅图画中,你们都看到些什么?你们们觉得这些记号代表什么意思?一很古老的时期,人们还没有发明文字,古人是用什十么方法记录他们看到的事物的呢?" 二、运用PPT中的材料引导幼儿了解、认识象形字的特点 1.出示古字"日、月、田、竹",鼓励幼儿猜测其意义T:"这些图案表示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 2.幼儿表述后,教师随即出现与"日、月、田、竹"古字对应的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古字与实物的相似性。 T:"正因为这些古字与所指东西外形很相似,所以称它们]为"象形字"" 3.再次出示古字"山、水、木、果",引导幼儿借形猜字,进一步理解象形字的意义。 T:"古人画出了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 4.教师出示"山、水、木、果"4张真实图片,请幼儿将图片与古文字配对,验证他们对象形字的理解是否正确。 T:"请把这些图片和古文字配对,谁和谁是一家人?"T:"为什么你会认为他们是一家人?" 三、让幼儿了解现代汉字中也有一部分是象形字,不过比古文字更简单一点。 T:"请随意抽取一张古字卡,与它对应的现代汉字卡是什么?" 四、请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第26-29页,说说古文字的象形特点。 T:"太阳是圆圆的球体,在中间加一点表示它会发出光和热。"T:"月亮有时是弯弯的,中间一一条条线表示晚上也会有有亮光"T:"笔直的竹干上长出一片片向下垂的竹叶,这就是竹子。"T:"大块稻田就是一个方形,里面的田埂把它分成一格一格的。"T:"三个突起的三角形表示群峰的山脉。"T:"弯弯的曲线表示水波纹,风吹过来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水纹。"T:"一条直线是树干,下面的线条是树根,上面的线条是树枝,树也是木。"T:"果子长在树上,所以就在"木"上用圆圈表示树冠,里面的点表示它结了好多果子。" 五、请幼儿尝试用古文字描述一副情境,进一步体会象形字的用途。 T:"看看书上第24-25页,你是不是也能用学到的古文字描述一个情境呢?" 活动反思: 整合式的故事教学。 故事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但多数老师往往停滞在传统故事教学模式中,即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听故事、提问知道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中心思想。这种灌输式的学习,使得许多优秀的故事让幼儿听得觉得乏味。 分析本教材,我一改以往的教学风格,采用整合式的教学,如绘画、动手、比较等等,让幼儿带着自身的体会逐一感受故事的每一情节。如此一来,孩子们全身心地放松,而不拘泥平日中的安静、全身心倾听的'状态,习得自然、学得开心。 1、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孩”入胜。 2、教学表现形式应是多姿多彩,不拘一格。 3、要有开放的心态,兼容幼儿的不同想法,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 4、同

文档评论(0)

专注文案、教育文档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文案、教育文档,可专业定制

认证主体成都知了易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15MABUXYT79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