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形式结构的反思.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鸡公形式结构的反思 1 逆语序的构词法基础和出型化 最近,我在重庆看到了一家叫“重庆鸡公煮”的酒店,名称为“鸡公”,吸引了作者的注意(类似于形式单位)。 1. “鸡公”的形式结构为何? 2. 概念框架构词法是什么? “鸡公”的概念框架构词法的基础是什么? 突显的方式是什么? 2 中定结构中具体的汉语 现代汉语复合词语的形式结构有同位结构,如“星城长沙”; 动宾结构,如“灌水”; 动补结构,如“打倒”; 偏正结构,如“青山”等。偏正结构又可分为定中结构和状中结构,如“绿地”和“非常怀念”。定中结构指由两个部分 ( 置后的部分即中心成分一般为名词性) 组成的结构,且二者间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如“公鸡”; 中定结构指由两个部分( 置前的部分即中心成分一般为名词性) 组成的结构,且二者间具有被修饰与修饰的关系,如英语的 “way out( 出口) ”,大多数汉语学者普遍不认同现代汉语中存在中定结构。 项梦冰 ( 1988 ) 、麦耘 ( 1991 ) 、丁邦新 ( 2000) 等认为“鸡公”的构型为“修饰语 + 中心语”即为定中结构,持此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鸡公”中的“公”是名词性的,即其义是指老公,类似的诸如有“鸡腿”、“鸡翅膀”、“鸡屁股”等( 罗自群2006) 。 于此,笔者对此观点提出以下质疑: 2.1 “公”不符合“推动”的缩略产物“公”非“推动”的缩略产物“公”非“推动”的缩略产物“公” 现代汉语中,我们一般不会将“老公”缩略为“公”,而用全称,如可说“你老公可真绅士啊”,不说“你公可真绅士啊”,故“公”非“老公” 的缩略产物,即“鸡公”并非是指母鸡的老公。 2.2 视角过于“感” 说话人欲表达的概念为“雄性的鸡”,虽然 “母鸡的老公”毋庸置疑是雄性的,但这种命名视角过于“奇特”。换言之,“雄性的人”我们称之为男人,这比较符合一般的命名视角,但我们一般不将“雄性的人”称之为“孩子的父亲”或“女人的老公”( 笔者注: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称谓,但二者并非能完全施指“雄性的人”,即其语义远小于“雄性的人”) 。 2.3 “鸡公”的定义和性质 人类的表达受到了经济性原则的制约,如 “藏獒”,其施指的犬类具有诸多特性,但于文字层面,仅突显了“产地”、“体积”和“种类”。 视“鸡母”为定中结构的学者认为鸡母 = 小鸡的母亲、鸡公 = 母鸡的老公、叫鸡公 = 会叫的母鸡的老公,然在笔者看来,这些都违背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我们常用并非直接表性别义的词语施指动物的性别,如“叫鸡”,是指公鸡,“牝鸡”,是指母鸡,这再一次佐证了 “鸡母”并不一定是指小鸡的母亲,“鸡公”也并不一定是指母鸡的老公,“母”和“公”可能皆是指的是性别,即可直接将“鸡母”、“鸡公” 中的“母”和“公”解释为“雌性”和“雄性”,更符合表达的经济性原则。 从以上推导中可以看出,“公”并非施指老公,且是用以修饰“鸡”的。简而言之,“鸡公” 为中定结构,且其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汉语中还存在中定这样一种形式结构。 究其出现的历史原因,罗自群( 2006) 指出,“鸡公”这种表达方式的出现可能有以下四种可能: ( 1) 源自古越南方言; ( 2) 从壮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借来; ( 3) 从一个已经消失了的语言借鉴而来; ( 4) 独立创新。 我们赞同观点( 1) 、( 2) 、( 3) ,即认为“鸡 + 公”这种语序可能受到了境外语言或汉语方言的影响,但不太可能源自独立创新,佐证是 “哥”的本义为“唱歌”,“兄长”义的进入得益于汉文化和鲜卑文化的交融( 廖光蓉、尹铂淳2015) ,即新的语言形式的产生必然是基于已有的语言知识结构之上的。 3 “鸡公”的概念框架 3.1 显释法的形式单位 传统的构词法为复合法,如并列式“动静”,偏正式“高山”,动宾式“灌水”等,朱彦 ( 2003) 认为,无论是句法结构角度抑或是语义关系视角,其观察与分析仅停留于语言的表层,因而对词素间复杂曲折的语义关系难以详尽描写和解释,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本质上为一种认知场景,可归结为一定的认知框架,复合词是框架的部分在语言表层的映射。 框架这一术语频见于多个学科之中,然其定义并不完全相同。20世纪60年代,框架被引入语言学,框架语义学的诞生为词汇和语法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认知的研究方法( Ungerer & Schmid 2001: 205 ) 。Fillmore ( 1982 ) 认为框架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术语,能用来涵盖诸如图式、脚本、情景、认知模式、民俗理论等各种语言学术语。因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故人们好用突显且简洁的部分去指代没那么突显且复杂的部分,如我们一般是依靠人的脸部特征而并非依靠全身来识别他人。同样,我们也乐于使用突显且简洁的概念去指代没那么突显且复杂的概念; 接着,突显的概念被表征于相应

文档评论(0)

liummmsss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