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压力监测.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气囊压力监测 密闭气道 保障正压通气防止误吸 减少VAP的发生气囊的作用 气囊压力大小气囊压力过大(>30cmH2O),可导致粘膜缺血坏死气囊压力不足(<20cmH2O)可导致微量吸入,引起VAP气囊压超过30cmH2O,黏膜毛细血管血流开始减少;当气囊压超过50cmH2O,血液安全被阻断患者在接受气管插管前8d内,气囊压力低于20cmH2O导致误吸率明显上升,成为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介的气囊压力气囊压力:25-30cmH2O固定充气法:6-7ml(无导管相关性)上呼吸机病人气囊压力可为25-30cmH2O。非上机病人22-25cmH2O每隔6-8h重新手动测量气囊压,每次测量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2O 气囊充气方法一、气囊测压法采纳气囊测压表进行手动测气囊压,当气囊测压管内有积水时,气囊内实际压力较监测压力小,因此应注意应注意观察并及时清理测压管内的积水。 推介的气囊压力直截了当将气囊接口与气囊测压表的接口连接时,会有2-5cmH2O气体漏出,故每次测量时充气压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2O。打气到30cmH2O再次测量结果 气囊充气法二、最小闭合容量技术: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恰好无气体漏出方法:将听诊器置于患者气管处向气囊内注气,直到听不到漏气声为止,抽出0、5ml气体,可闻及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再吸气时听不到漏声为止充气量最小,但往往不能有效防止气囊上滞留物进入下呼吸道,气囊压力往往小于20cmH2O 气囊充气法三、指触法用手触摸气囊,来感受压力大小。如:和鼻子差不多软。用手触摸,估计气囊压力,通常会导致压力过大,《2014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指出,指触法经验判断时,气囊压力甚至高达210mmHg,因此,不宜采纳依照经验判定充气的指触法充气。 气囊压力影响因素一、体位平卧位时气囊对气管后壁、左侧卧位时对气管左侧壁、右侧卧位时对气管右侧壁产生的压力较大。半卧位时气囊对气管壁表面压力相对较小且呈相对均匀分布。因此半卧位时所测气囊压力最小。 气囊压力影响因素气管后壁的膜性结构缺少前侧壁软骨结构的支撑,压迫后易出现粘膜损伤,发生人工气道最严重的并发症——气管食管瘘,临床护理中注意不采取或尽量减少平卧位时间。 影响气囊压力的因素二、吸痰吸痰能够引起患者咳嗽,从而导致气囊压力明显升高,因此,反复吸引气道分泌物后,应注意监测气囊压力,及时调整气囊容积,以保持最佳的气囊压力建议人工气道病人采取半卧位,吸痰后30min调整气囊压力。 影响气囊压力的因素三、拍背拍背前平均气囊压力(33、7±5、3)cmH2O,拍背后平均气囊压力(31、3±2、9)cmH2O。建议在拍背后,应注意检测气囊压力,调整气囊容积,以保持最佳的气囊压力,以防止漏气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一、声门下吸引二、气流冲击法气囊上滞留物的吸入是形成VAP的重要途径 一、声门下吸引 气管插管后,口咽部的分泌物积聚在声门与气囊之间,可从气囊边缘流入下呼吸道,微吸入。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7、5倍。Hi-Lo Vac Endotracheal Tube套囊上吸引管套囊充气管套囊上吸引口“常规” 吸痰口声门下间隙 影响气囊压力的因素二、气流冲击法 在患者吸气末呼气初挤压简易呼吸器,在肺充分膨胀的同时放气囊,在气管内导管与气管壁之间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将积在气囊上的分泌物冲出。 感谢您的聆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0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