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救知识课件.ppt

小儿急救知识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儿急救 小儿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患儿突然呼吸及循环功能停止。 心肺复苏技术包括: 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稳定及复苏后的监护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病因 原因甚多:如新生儿窒息、婴儿猝死 综合征、喉痉挛、喉梗阻、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严重肺炎及呼吸衰竭、药物、严重心律失常、中毒、代谢性疾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血管介入治疗操作过程、各种意外损伤等。 患儿突然昏迷及大血管搏动消失即可诊断 年长儿心率<60次/分 伴有灌注不良的体征 胸外心脏按压指征 新生儿心率<60次/分 保持呼吸道通畅(A) 建立和维持气道的开放、保持足够的通气 去处气道内分泌物、异物 仰头提颏法、推下颌法 放置口咽导管 建立呼吸(B) 常用方法: 1.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法适用于1岁以下婴儿 建立呼吸(B) 常用方法: 2. 复苏囊的应用 婴幼儿可用气囊面罩进行有效通气 常用为自膨胀气囊建立呼吸(B) 常用方法: 3. 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插管后可继续进行皮囊加压通气 或连接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循环支持(C) 气道通畅,呼吸建立后复苏仍不理想 时应考虑做胸外心脏按压。 循环支持(C) 年长儿(>8岁) 按压方法与成人相同 按压与呼吸配合 新生儿3:1 婴儿或儿童15:2 按压1分钟后判断有无改善 观察:颈动脉、股动脉搏动 瞳孔大小、皮肤颜色等 进一步处理 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 气管内给药 骨髓腔内注射 进一步处理 常用药物: 1. 肾上腺素 0.01mg/kg 静脉或骨髓腔给 药,气管内给药0.1mg/k; 2. 碳酸氢钠 1mEq/kg 静脉或骨髓腔给予; 3. 阿托品 0.02mg/kg 静脉、气管或骨髓腔 给药;儿童最大剂量不能超过 1mg; 进一步处理 常用药物: 4. 葡萄糖 0.5~1.0g/kg以25%葡萄糖静注; 5. 钙剂; 6. 利多卡因。 小儿急性中毒 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与体液和组织相互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或死亡,这一过场称为中毒。 多发生在婴幼儿至学龄前期 婴幼儿期常为误服药物中毒 学龄前期常为有毒物质中毒 中毒的途径: 1. 经消化道吸收 最常见 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 2. 皮肤接触 小儿皮肤薄 脂溶性毒物易吸收 3. 呼吸道吸入 吸入毒物易迅速吸收 中毒的处理: 原则:急性中毒应立即治疗 排除毒物为首要措施 维持生命器官的功能 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排出 一、毒物的清除 根据中毒的途径、毒物种类及中毒时 间采用相应的排毒方式。 1. 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 液体毒物在误服后30分钟内被吸收 固体毒物在误服后1~2小时内被吸收 一、毒物的清除 1. 排出尚未吸收的毒物 催吐 适用于年龄较大、神智清醒和 合作的患儿。越早效果越好 洗胃 催吐方法不成功或病人有惊厥、 昏迷而去处胃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认证主体郑**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