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专题-黄庭坚.docxVIP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人物专题-黄庭坚.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素材 人物专题之黄庭坚 【人物简介】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进士及第,历任叶县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泰和县知县、德平镇监、秘书省校书郎、《神宗实录》编修官、集贤校理、国史局编修官、起居舍人、宣州知州、鄂州知州、涪州别驾、宣议郎监鄂州、奉议郎兼宁国军判官、朝奉郎兼舒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太平州知州等职。1105年,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享年61岁。而后,宋高宗追赠黄庭坚为“龙图阁大学士”。1265年,宋度宗追赠黄庭坚谥号:文节。黄庭坚一生为官清正,治学严谨,以文坛宗师、孝廉楷模垂范千古。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他首先为人所推崇的就是诗词。“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曼妙诗句,皆出自他的手笔。他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对宋代诗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文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叶也”。说到底,在他眼中,没有人品的高洁,诗品必然俗不可耐。与诗歌相比,黄庭坚的书法更为有名。通过兼收并蓄,大胆创新,黄庭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终得自立门户,与苏东坡、米芾、蔡襄被时人并称“宋四家”。“诗品、书品、人品”,黄庭坚的品格,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 【思维导图速记】 【人物事略】 博闻强识 黄庭坚早慧,属于神童。他5岁就能背诵五经,“坚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过辄忆。”他的父亲黄庶追幕古代大哲,用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庭坚”为其命名。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黄庭坚从小就深受文化的浸染。 少负才华 八岁时,一同乡前往京城科考,黄庭坚写诗赠别,诗云: “送君归去玉帝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在祝福乡人的同时,黄庭坚以谪仙自比,言辞间充满了傲气。 十七八岁时,黄庭坚带着诗稿拜望前辈名士俞清老。在投递名帖时,黄庭坚自称为“清风客”。本来,作为晚辈,黄庭坚如此署名,很是不敬。可俞清老看完诗稿后,不但没有怪罪黄庭坚,反而当众表扬黄庭坚文章“奇逸通脱”,说他将如千里马一般,有不凡的成就。 二十岁出头,黄庭坚到洪州参加科举选拔,从上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当时的考试题目为《野无遗贤》,这个题目很难写,多数人不过讲一些官话套话,称颂皇帝如何圣明,宰执如何贤德,于是民间没有了贤才。黄庭坚却一反流俗,文章哲理深邃且又文采斐然,其中“渭水空藏月,傅岩深锁烟”两句深受改卷组激赏。主考官认为,像黄庭坚这样的奇才,不但在论事说理上高出同辈,在诗文才气上更不同流俗,他日必然能够凭借文章名扬天下。 高度自律 黄庭坚很有悟性。他游览相国寺,偶然得到了一卷仁宗朝翰林学士撰写的《新唐书》草稿。别人见不过是一堆旧纸,弃之如敝屣,黄庭坚却视如珍宝。他仔细阅读书稿中每一处涂改,对比最后的定稿,揣摩其用意。短短数月时间,黄庭坚的诗文功夫大进。 黄庭坚对自己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每到岁中,黄庭坚都会反复检查审视半年来的诗文,常把三分之二的诗稿焚毁。他把自己的诗文集称为“帚尾集”,以示谦逊。多年后,他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了那么一点儿,有了传世的可能,才把文集更名为《敝帚集》。 良师益友 不过,青年时期的黄庭坚还只能算是一方名士。他的文才得到天下人认可,主要源自苏轼的褒奖与文彦博的举荐。苏轼一见黄庭坚,便认为其文章超凡脱俗,独立万物。他热情地赞扬黄庭坚“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黄庭坚以一块洮河石砚作为见面礼,登门以弟子的身份拜见了老师,正式成为苏东坡的学生。在汴京三年的时间里,黄庭坚与苏东坡朝夕相伴,得以亲耳聆听老师的教诲,受益良多。他对苏东坡极为仰幕,痛惜跟老师学得太晚。苏东坡也为有这样的奇才弟子而十分高兴,说“又得天下才,相从百忧散”。俩人在一起讲道论艺,酬唱赠答,切磋诗文,鉴书赏画,诗词唱和达百篇之多。渐渐地,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达到一个高峰,他的声名也越来越高,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以至有了双星闪烁、“苏黄”并称的说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