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概论讲义.ppt

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概论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交通分级 设计使用年限和累计作用轴次 交通等级 使用初期设计车道标准轴载作用次数NS(n/d) 特重 >1500 重 200~1500 中等 5~200 轻 ≤5 交通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y) 特重 30 重 30 中等 20 轻 20 *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Et和计算回弹模量Etc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Et——参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 计算回弹模量Etc=n Et 混凝土设计强度fcm(MPa)和弯拉弹性模量Ec 混凝土面板内最大温度梯度(见《规范》 ) 公路自然区划: Ⅰ——北部多年冻土区 Ⅱ——东部湿润季冻区 Ⅲ——黄土高原干湿过度区 Ⅳ——东部湿热区 Ⅴ——西南潮暖区 Ⅵ——西北干旱区 Ⅶ——青藏高寒区 * 混凝土板厚计算 初拟厚度 荷载应力计算σP 温度应力计算σt 板厚计算 0.95fcm≤σP+σt≤1.03fcm 见《规范》中的图表 * 水泥混凝土板厚设计流程图: 交通调查 路基和基、颠层材料 调查和实验 温度梯度T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荷载疲劳应力系数kf 应力折减系数Kr 综合系数KC 初期标准轴次NS 使用期累计标准轴次NC 初拟路面结构 混凝土设计 弯拉强度fcm 基层顶面计算 回弹模量Etc 荷载应力σPS 荷载疲劳应力σP 最大温度应力σtm 温度疲劳应力系数kt 温度疲劳应力σt 结束 0.95 fcm ≤σP+ σt ≤ 1.03fcm 否 * 钢筋混凝土路面设计 适用场合 厚度设计 钢筋量与钢筋布置 每延米板的配筋量 A=3.2LSh/fsy 接缝设置 钢筋类型 光面钢筋 螺纹钢筋 最小直径mm 8 12 纵向最大间距cm 15 35 横向最大间距cm 30 75 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 * 7.4路面施工 基层施工 石料基层 碎石基层 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级配碎(砾)石 准 备 下 承 层 施 工 放 样 运输 和摊 铺未 筛分 碎石 撒 水 使 碎 石 湿 润 运 输 和 撒 布 石 屑 搅 和 并 补 充 洒 水 整 型 碾 压 未筛分碎石和石屑 在碎石场加水湿拌 运输 现场 摊铺 补充拌和 和洒水 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 稳定土及工业废渣基层 稳定土基层(石灰、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准 备 下 承 层 准 施 工 放 样 运输 和 摊铺 主要 集料 运输 和 摊铺 掺配 集料 洒 水 拌 和 整 行 碾 压 必要时洒水 级配砾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准 备 下 承 层 施 工 放 样 粉碎 或 运送 摊铺 集料 洒 水 闷 料 整 平 和 轻 压 运送 和 摊铺 石灰 拌 和 加 水 并 湿 拌 整 型 碾 压 接缝 和 调头 处的 处理 养 生 石灰稳定土的工艺流程图 * 沥青路面面层施工 施工分类: 层铺法、路拌法、厂拌法 沥青路面的材料 沥青材料、粗集料、细集料、填料 沥青表面处治 层铺法施工工序: 清理基层→洒布沥青→铺撒矿料→碾压→初期养护 沥青贯入式 沥青贯入式施工工序: 防样和砌筑路缘石→清扫基层→浇洒透层或粘层沥青(厚度为4~5cm的浅贯入式)→撒铺主层矿料,检查松铺厚度→碾压→浇撒第一遍沥青撒铺第一次铅缝料并碾压→浇撒二遍沥青,撒铺二遍嵌缝料,碾压,第三次 * 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施工程序: 砌筑路缘石或培路肩→清扫基层→浇洒粘层或透层沥青→摊铺→碾压→开放交通→接缝处理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 施工方法: 安 装 模 板 筑作 接缝 与 安设 钢筋 拌制 与 运送 混凝 土混 合料 湿治 养生 与 填缝 整 面 与 拆 模 混凝 土的 摊铺 与 捣实 施工工艺流程图 * 7.5路面排水 公路路面排水 路界地表排水 路面表面排水; 中央分隔带排水; 坡面排水; 路面内部排水 路面边缘排水; 排水基层的排水; *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 道路雨水排水系统 明沟系统; 暗管系统; 混合系统(明沟和暗管结合的一种形式) 道路雨水管的布置 雨水口的布置 检查井的布置 * 第8章 道路绿化与环境 8.1道路绿化与环境 绿化对环境的改善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改变小气候; 调节湿度; 降低噪音 道路绿化的基本要求 为交通设施服务; 适用、美观、经济; 能改善行车条件,美化路容,增进舒适性和安全感; 要随环境和地形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形式; 要与预防自然灾害结合起来。 * 道路绿化的功能 有视线诱导和指路作用; 稳固路堤、保护边坡的功能; 防眩功能; 有补充道路景观,调整工程中难以避免的景色影响的作用; 有调节路面温度,防止路面老

文档评论(0)

红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