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威宁党参编制说明.pdf

地理标志产品威宁党参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地理标志产品威宁党参》编制说明 威宁党参是贵州有名的 “道地药材”,根条长、毛根少,含糖量相对于省内其他地区的党 参高出 15%左右,历史以来一直享有较高声誉,在解放前就销往东南亚各国,从上世纪 60 年代 开始,威宁党参就成为国家出口免检产品,为国家赚取外汇。威宁县地处云南、贵州、四川三 省相邻地区,威宁党参的市场知名度较广,在整个西南地区,威宁党参的知名度是仅次于 “川 党参”。但就质量而言,威宁党参有 “黔中最佳”的市场品牌声誉。贵州党参又统称黔党参, 黔党参出产地核心是贵州毕节、织金、水城、威宁、纳雍等地。解放前,主要运往四川叙府集 散,故名“叙府党〞。以威宁党参为代表的黔党参资源丰富,常年产量在 15 万斤左右。其品种 头尾粗细相差很大,根头部顶端有密集众多的小疙瘩,习称 “狮子盘头”,头部下有致密的环 状横纹,皮细嫩而紧密,体结结实肥壮而柔软,质坚而木质不重,有香气,甜味浓,嚼之能化 渣,是党参中之佳品。威宁党参性平,味甘。其功能主要是益气补脾,专长于治疗气短心悸, 体倦乏力,食少溏便,是理想的补气药。威宁党参作为黔党参中的佼佼者,以道地性特征突出 闻名于中药材市场。 一、项目背景 (一)全省产业技术现状 威宁党参的生产销售发展主要是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销售范围立足于贵州、放眼于全 国,公司投入大量资金于威宁党参的基地建设、品牌宣传、市场开拓、产业发展;己建威宁党 参的生产基地 2 万余亩,年产量正在以每年 100%的速度递增。2011 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 于批准对长白山五味子、通河大米、巴马矿泉水、威宁党参、藏毯(西藏产区)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的公告” (2011 年第 121 号),威宁党参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 年,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850-2013 《地理标志产品威宁党参》发布实施,该标准的实施对促进威 宁党参产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种植效益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制修订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地理标志产品威宁党参》DB52/T 850-2013,引用了被废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或因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名称变更,现行《地理标志产品威宁党参》DB52/T 850-2013 不能满足地理 1 标志产品 威宁党参产品质量及其检验检测和评价要求,修订《地理标志产品 威宁党参》DB52/T 850-2013 标准,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对于地理标志产品 威宁党参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主要内容 1、删除了原文件中引用的 GB 3095、GB 3838、GB 4285、GB/T 5009.15、GB/T 5009.17、GB 5009.20、GB 5084、GB 15618、《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 行)》、《产品标识标注规定》。 2、增加引用 GB/T 6543、JJF 1070 、NY/T 5010 标准。 3 、原文件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版一部)”修改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 年版)”。 4 、将引用文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调整到参考文献。 5、删除了原文件中术语和定义中的“在威宁县境内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按照 本标准种植与加工的党参产品”,修改为 “在地理标志产品 威宁党参保护范围内,按照本文件 规定的种植技术规程生产并符合本文件质量要求的党参”,见 2013 版条号 3.1 。 6、删除了原文件中了术语和定义的“是测定果实大小的依据”,见 2013 版条号 3.3 。 7 、删除原文件中术语和定义的 “产品缺陷”和 “产品良好”内容,见2013 版条号 3.4、 3.5 。 8、修改了原文件中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将原有的“乡”修改为“镇”,见 2013 版条号 4 。 9、原文件“5 通用要求”修改为“5 种植”和“6 质量要求”。 10、将原文件 “产品等级”修改为 “产品分级”,并修改了具体的分级要求,见 2013 版条 号 5.6. 11、原文件 “质量要求”中删去 “卫生指标”,修改为 “安全指标”及 “净含量”要求, 见 2013 版条号 5.5.3 。 12、原文件“检验方法”修改为“试验方法”

文档评论(0)

哈哈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