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与作文范例.docx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与作文范例.doc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与作文范例 必修上、下教材单元作文题及例文 必修上教材单元作文题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相关作文: 角度一:乡土中国+数字化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数字化生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复兴中学校园内《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分享总结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同学们看完《乡土中国》后讨论最多的话题有两个:一是"我们基本都没有乡土农村生活经历,乡土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一是"元宇宙时代,我们应该学会数字化生存而非乡土生存"。有人疑问,有人肯定,代表了很多年轻人的困惑和选择。 实际上,数字化是一种手段,乡土气息是一种内在气质,乡土中国未必与数字化格格不入。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①栖居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美中;②适应时代发展,追求数字化生存的最佳状态;③数字和传统并非格格不入。 【优秀范文】 乡土气息盈于中,数字手段扬于外 一面是“数字化生存”于全国两会期间引万众瞩目,一面是年轻学子对乡土中国和乡土气息的陌生与困惑。当乡土之气息遭遇数字化经济之局势,我们又应何去何从?随着数字化社会建设如火如荼,乡土气息是否该被束之高阁? 如果我是一位先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必将是炎黄子孙血液中流淌的那一股乡土气息;我会最欣赏什么?必然是时代日新月异,科技不断发展带来的“数字化手段”。依刍荛之见,数字发展与乡土中国并非格格不入,吾侪应将乡土气息盈于中,数字手段扬于外,去慨然迎接落崖惊风,云蒸葭蔚的崭新时代。 乡土气息盈于中,牢牢扎根! 乡土气息非局限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酸劳作,而是中国人的内在气质,是源自土地的厚重坚实,深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近爆火出圈的“淄博烧烤”,我们看到的是当地居民的热情好客,听到的是游客“来时空着手,去时兜着走”的感叹。而这,正是“淄博烧烤”比食物更深一层的乡土气息的体现。试想,“进淄赶烤”难道是因为淄博烧烤甲天下的味道吗?人们纷至沓来的原因,更多的怕是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和烟火气吧?如果它们没了乡土气息,而只是被数字化手段包装成的“商业大片”,还会有关注度吗? 数字手段扬于外,枝繁叶茂! 科技发展是展现一个国家实力雄厚的重要标准。随着元宇宙时代的逐渐兴起,数字化早已成为大势所趋。仰望时代之星空,有几颗“明星”正熠熠生辉:“肤若凝脂,手若柔荑”的李子柒静立于家乡的青山绿水之间,而她以直播的方式去宣扬家乡之乡土生活,赢得中外网友之一致点赞;“半生黄沙为诗,深情守护敦煌”的樊锦诗将“敦煌”壁画数字化,让文化符号永不褪色,用数字技术将乡土气息镌刻保留,也让乡土中国永远闪光——是的,我们亦当胸中怀乡土中国之息,枕戈诗旦;手中持数字化之利刃,劈波斩浪。 毋庸置疑,数字化是绿叶,焕发恒亘的生命力;乡土气息是根基,汲取日月之精华。乡土气息之发展,正促进数字化手段之萌发;而数字化手段之应用,又可促进乡土气息之传承。二者的正反馈调节,正交织出一张密网,捕捉中华传统文化之光明前景! 乡土气息盈于中,数字手段扬于外。可以期待的是,乡土文化丰厚的“雪原”,恰逢数字化时代的花期,必将一路微笑,一路芬芳载途! 角度二:留住乡土文化、留住乡愁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市精神文明办组织了“留住乡土中国”的主题照片征集活动,你翻开家中旧相册选出了符合主题的4张照片,分别是一次大家族聚会的合影、一处已消失的家乡建筑、一位值得敬仰的族中老人、一次传统节日活动的留影。 请选择一张你认为最好的照片提交,并写一篇推荐稿,结合《乡土中国》相关阅读体验谈谈选择该照片的原因或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守护古村落,留住乡土国 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古村古镇是叶,叶绿文化兴;乡土文化是根,根深文化固。只有开枝散叶,根深蒂固,才能留住乡士中国。 我推荐的照片是一张一处已消失的家乡建筑,那栋古老的建筑上斑驳的痕迹见证了祖辈的岁月,却在时代洪流中消逝。我不禁有些痛惜,那栋古建筑承载了几辈人的岁月,在几辈人的记忆里留下的足迹,就这样消逝了。张老师的工作室(ID:PeterZhangEdu)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的母亲在他出国之际,把一包灶上的泥土塞在他箱子底下,让费孝通在想家时,煮一点汤吃,这体现了我们中国的乡土本色,对土地的珍视,对土地的依恋。如今,不少游子出门在外总会带一点土特产,来寄托乡思。但在城

文档评论(0)

173****3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一线资深高中语文教师,十二年教学经验,语文教学组长,研究并擅长高中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