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狄三《跨越时空回信》读后感作文(完整文档).docxVIP

李狄三《跨越时空回信》读后感作文(完整文档).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李狄三《跨越时空回信》读后感作文(完整文档) 观《跨越时空的回信》有感9月8日,观看江西卫视《跨越时空的回信》节目,感受到这些跨越时空的回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让我们现在的后辈们忘记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油然生出对英烈精神的憧 憬和膜拜。第四季第八集是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和我们讲述九三先贤、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58年是邓稼先回到祖国的第八年,34岁的他接到了加入原子弹研制工作的绝密任务。由于工作涉及国家机密,即使对家人也不能坦诚,邓稼先给妻子许鹿希留下了一封信:“我要调动工作了,今后恐怕都照顾不了这个家。以后就全靠你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成了这件事,我的一生都会过的很有意义,就算是死了也值得。”短短几行字中看出这位科学家为国奉献的决心。 从此邓稼先在祖国最边远的戈壁滩隐姓埋名,年轻的妻子怎么都没有想到,这匆匆一别,就是整整28年。因为对国家强盛的极度渴望及对祖国深沉的爱,让这位34岁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国家核武器的研发事业中。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两年后氢弹惊雷!世界为之震惊!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中国却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没有拳拳的爱国之心,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怎能做到在戈壁荒滩隐姓埋名数十载的坚持与牺牲? 然而作为妻子,许鹿希在28年后,等来的却是满头白发、身患癌症的丈夫。由于长期接触核射线而当时防护条件的缺失,1985年,61岁的邓稼先肝脏、肾脏、骨髓都遭到放射线的侵蚀,诊断直肠癌晚期。即便在止痛针从每天一针发展到一小时一针的情况下,他仍然在病床上坚持完成了中国核武器发展规划建议书。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62岁的邓稼先带着遗憾与憧憬离开了人世。邓稼先和家人在一起的最后时光,只有短短的363天。 邓稼先,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他默默无闻,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满腔热血,为祖国隐姓埋名几十年;他精忠报国,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他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这一生,他为了祖国许下无声誓言,鞠躬尽瘁、不计名利。 邓老生前在天安门广场前的憧憬,终于变成现实。今日的盛世中国告慰着为国捐躯的先烈!一封跨越时空的回信,传承信仰,铭记感动。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更是九三学社所有社员的楷模和骄傲!我作为加入九三学社不久的“年轻人”,要学习邓稼先先贤的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时时刻刻对标先进,随时回想着先烈和为共和国发展默默奉献的先贤们的嘱托,不断提高自己,磨砺自己,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82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