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典故之意赏诗词之情.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借典故之意 赏诗词之情 中考古诗词主旨情感类题型应对策略之一 娄底一中附属实验学校 阳珊红 题目形式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和情感。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借在赤壁偶然发现的一只沉埋沙中的断戟而联想起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从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入手,提出了“英雄的成就带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深刻而精辟。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 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诗中的“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宴请天下奇才。引用这两个典故是对天子信任、重用将士和对将士浴血奋战精神的称颂。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姜太公溪边垂钓遇 周文王后一展宏图 伊尹梦见自己乘船 在日月旁经过后被 商汤重用。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仍抱有希望。 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南冠:古代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晋国囚禁,晋候见了问道:“南冠而絷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作者被清兵逮捕。 这个典故,既点明自己被捕,又含有要向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思。 积累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春夏季节,杜鹃彻夜啼鸣,啼声清脆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后人以杜鹃叫比喻伤怀惆怅的情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杜鹃 采薇 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周朝建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于饿死后。后以此比喻隐居不仕。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青鸟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西王母身边。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 ―—李商隐《无题》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烂柯人 出自任昉的《述异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几个童子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发现斧头全烂了,同时代的人都不在世了。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楼兰 汉代,楼兰国经常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用计斩杀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文档评论(0)

189****0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