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版(全文).doc

202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版(全文).doc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79 PAGE 1 文档来源网络整理 仅供参考 侵权联系删除 2021 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修订版(全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健 康中国 2030 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慢阻肺诊治指南是临床防治诊 治的重要指引,对规范诊治行为,保证医疗质量,提高临床工作水平,从 而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慢阻肺研究进展,尤其 是慢阻肺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先后编写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 治规范(草案)(1997 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1 年)”“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 年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2013 年修订版)”等,上述文件在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中均起到了重要 的指导作用。 2013 年以来,我国与慢阻肺有关的临床科研工作获得了重大进展, 同时国际学术界对慢阻肺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GOLD 学术委员会对 GOLD 2017 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包括定义、发病机制、综合评估、个体 化治疗、急性加重和合并症等,GOLD 2018、2019、2020 和 2021 分别 在 GOLD 2017 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每年的修订,其中不乏中国研究团队 的贡献。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更好地指导我国慢阻肺的临床 诊治和研究工作,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和中国 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进行了修订。 一、定义及疾病负担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气道和(或)肺泡异常,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相关,遗传易感性、异常的炎症反应以及与肺异常发育等众多的宿主因素参与发病过程;严重的合并症可能影响疾病的表现和病死率[5]。上述因素决定了慢阻肺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是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07 年,钟南山院士牵头对我国 7 个地区 20 245 名成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40 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 8.2%[6]。2018 年, 王辰院士牵头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20 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 8.6%,4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 13.7%,估算我国患者数近 1 亿[7],提示我国慢阻肺发病仍然呈现高态势。根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慢阻肺是我国 2016 年第 5 大死亡原因[8],2017 年第 3 大伤残调整寿命年的主要原因[9]。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病死率 和死因的最新预测数字显示,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国家 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来 40 年将继续上升,预测至 2060 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患者数超过每年 540 万人[5, 10]。 二、病因及危险因素 引起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宏观的概括为个体易感因 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一)个体因素 1.遗传因素:慢阻肺有遗传易感性。α1-抗胰蛋白酶重度缺乏与非吸 烟者的肺气肿形成有关[11],迄今我国尚未见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 肺气肿的正式报道。某些基因(如编码 MMP12、GST 的基因)的多态性 可能与肺功能的下降有关[12, 13],全基因扫描显示α尼古丁乙酰胆碱受 体、刺猬因子相互作用蛋白(HHIP)等与慢阻肺或者肺功能相关[14]。 国际慢阻肺遗传学联盟最新的研究[15]发现 82 个与慢阻肺有关的基因 位点,不同的基因与慢阻肺的不同病理或临床特征关联,从遗传基因的角 度支持慢阻肺存在异质性。 2.年龄和性别:年龄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慢阻肺患病率 越高。慢阻肺患病率在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报道不一致,但是,有文献报 道女性对烟草烟雾的危害更敏感[6, 16, 17]。 3.肺生长发育:妊娠、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直接和间接暴露于有害因素 时可以影响肺的生长,肺的生长发育不良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18, 19]。 4.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哮喘不仅可以和慢阻肺 同时存在,也是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气道高反应性也参与慢阻肺的发病过 程[20, 21]。 5.低体重指数:低体重指数也与慢阻肺的发病有关,体重指数越低, 慢阻肺的患病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