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2019.pptVIP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2019.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2018年1月30日凌晨3点20左右,李福全(化名)收到儿子李兴元的一条短信:“对不起,爸,我累了,撑不下去了,我早就感觉到会有这么一天,活着真的很烦很累,你醒来时我可能已经死了,我只希望你别太难过,死对我是一种解脱……” 他马上给儿子打电话。第一次没接,第二次接通了,他告诉儿子:“不管怎么样,明早我们父子俩好好谈一谈”。对方回了句“好”,随后挂了电话。 此后,电话再也没接通过。 大学生发自杀信息后死亡 生前身陷网络借贷 案例 在语言方面:流露出绝望、无助、愤怒、无价值感等。 自杀者直接告诉身边的人“活着真没有意思”、“太累了,不想活了”、“就要解脱了”、“真没脸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快点解脱吧”、“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这个世界再没什么可留恋的了”等等。 有的将死亡或抑郁作为谈话、写作、阅读艺术作品的主题。 在微博qq空间、朋友圈或聊天中表达自己不想活下去了,或明确地写出自己将于何时、何地离开这个世界等。 自杀识别 自杀识别 在行为方面:行为出现突然的改变。 睡眠饮食没有规律 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学习,旷课,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 有条理安排后事或将以往珍爱珍贵的物品送给他人 经常喝酒,借酒浇愁,醉酒,滥用药物,有自伤行为 向身边的人表达感激之情,或向别人道歉,请求别人原谅自己 偿还过去欠的钱物 收集与自杀方式有关的资料并与人探讨等。 关注 干预 澄清 识别 自杀的十大误区与澄清 澄清: 对自杀的认识误区(1) 误区:如果 ,我也会这样。 我不能毕业 我被女朋友甩得那么惨 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 我被勒令退学 事实:自杀念头不是个体有威胁尊严的严重事件后自然就出现的 对自杀的认识误区(2) 误区:询问自杀问题会让我的学生产生自杀念头。 事实:询问你的学生有什么感觉不会让他产生自杀念头,就像 医生询问病人胸部有什么感觉不会让他产生胸痛一样。 对自杀的认识误区(3) 误区:说自杀的人不会真的自杀,真正自杀的人不说自己想死。 事实:自杀事件并不是没有先兆可寻、防不胜防的,多数自杀死 亡者会告诉别人一些自己想死的意图,大部分自杀者都有 一些信号,有的是求助,有的是矛盾和犹豫,有的是作出 最后的安排。如:跟好友道别,兑现承诺,将贵重物品送 人等等。说自杀的人也许是内心世界的投射,应认真对待 提前给我们危机干预的机会,趁还不太迟及时干预。 轻生女孩将诀别短信误发给民警终获救 东北新闻网 09年9月27日晚9时许,大连市沙河口公安分局巡警晏飞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命不好,活在这个世上净受罪,把我忘了吧,我跟我妈去了。 ”晏飞看到短信心里一震:这是一条诀别短信,莫非这人要轻生? 晏飞立即按照发短信的手机号码拨打过去,没人接听。晏飞意识到问题严重,料定此人很有可能已出问题!晏飞立即通过有关部门,查出发短信的手机机主吴某住在侯二小区。 他们闻到这家门口有淡淡的煤气味,撬门入户。两位民警进屋看到一女孩躺在床上,已出现昏迷状态。 晏飞关闭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女孩渐渐苏醒过来。 对自杀的认识误区(4) 误区:人在情绪低落时才会自杀,自杀未遂后自杀危险可能结束 事实:事实上自杀最危险的时候可能是情绪高涨时期,即当想自 杀的人严重抑郁后变得情绪活跃起来的时候。一个危险的 迹象是在抑郁或者自杀后出现的“欣然”期,所以,对自 杀未遂者解救过来后,依然要加强看护。 对自杀的认识误区(5) 误区:他不会这么做,因为 。 —他刚刚有一个很好的度假划 —他知道家人多么爱他 —他知道老师同学多么牵挂他 —他找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 事实:想死的念头可以强过任何理性的对抗念头。如果医生说服 自己有自杀念头的人真的会自杀,然后更仔细地评估该生 的安全性,就会有迹象表明该生需要治疗。 对自杀的认识误区(6) 误区: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死,你没有办法阻止,多次、操纵性自 杀未遂意味着该生只想获得关注 事实:多数自杀念头是潜在的可治疗的因素导致的。只要干预及 时,自杀是可以有效阻止的。需要对有自杀“姿态”的人 进行详细的评估与治疗。多次 自杀未遂者自杀死亡的危险

文档评论(0)

B. -Jiaq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