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半月谈系列十:促消费,有哪些抓手?.pdf

政策半月谈系列十:促消费,有哪些抓手?.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吧不断 cvxc VVcc 年初以来,促消费政策力度如何,后续还有哪些政策值得期待,或带来怎样的效果?系统梳理,可供参考。 一问:年初以来,促消费政策力度如何?消费券投放规模不及2022 年,加大对接触类消费支持力度 年初以来,央、地对促消费重视度提升,以消费券为代表的举措陆续推出。年初至今,中央会议多次强调将恢复和 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部门提出从居民收入、金融服务、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促消费;地方层面,不完全统计, 截至6 月中旬地方消费券投放近60 亿元促进消费需求,部分地区亦举办消费节、展览会等提振消费供给。 从消费券投放规模来看,当前地方消费券投放规模较 2022 年同期有所降低,或直接缘于其资金多由地方财政资金支 持。可比口径下,截至6 月18 日,样本省市消费券投放规模达7.6 亿元、低于2022 年同期的12.4 亿元。消费券规 模下滑,或直接缘于当前地方消费券主由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线上平台等对消费券支持力度相较2022 年有所下降。 从消费券投向来看,地方延续重点支持大宗消费的同时,加大对线下接触类消费支持力度。可比口径下,截至 6 月 18 日,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仍受到地方消费券重点支持,50%的地区消费券对大宗消费有所支持;同时,投放餐饮、 文旅类消费券的地区比例分别达63%、50%、较2022 年同期比例明显增加。 二、后续哪些促消费政策值得关注?地方促消费或受限于财力等掣肘,中央促消费或可突破约束 地方促消费力度或受限于其财力约束,相比之下,中央促消费或可以突破约束。地方财力、地区消费产业结构等, 会影响地方促消费能力和方向;年初起来,地方财政紧平衡、债务承压下,前者对地方促消费的影响或尤为突出。 以中央财政负担的一些全国层面促消费措施,或可避开地方财力和债务压力等掣肘。 以史为鉴,中央出台的全国促消费措施,力度往往较大,重点支持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2011 年,全国首轮家 电下乡期间,财政补贴金额单月达460 亿元;2016 年车辆购置税优惠规模或超700 亿元,考虑到2017 年购置税优惠 缩幅延续,总体刺激力度更大;2022 年推出的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力度进一步提升、半年即达600 亿元。 近期,中央部委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电器消费下乡等政策指引,其后续落地情况仍需跟踪。相比过往汽 车消费下乡指引政策,本次商务部发布的促汽车消费通知安排更为具体,明确“百城联动”、“千县万镇”等规划。 结合年初地方汽车下乡活动情况来看,中央政策指引下,后续地方汽车、家电下乡等政策或加速落地。 三、促消费政策,可能的效果?消费券具有阶段性乘数效应,全国促消费政策持续性及效果更强 过往经验显示,消费券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发挥乘数效应,有助于地区消费阶段性企稳。2020 年,广东、郑州、武汉 等部分省市消费券发放,带来的消费乘数效应能达到10倍以上,但持续时间偏短、多为一到两个月;相较2020 年, 2022 年可比地区消费券乘数效应有所下滑,或受消费券使用规则不同、投放领域变化等因素影响。 相较地方消费券,全国层面促消费政策对消费的提振效果更为显著、持续时间更长。全国首轮家电下乡政策持续时 间超4 年,有效带动农村电冰箱、空调保有量快速增长,2011 年分别增长36%、41%;过往三轮购置税优惠政策也显 著推动燃油车销量,尤其是2009 年,促使当年汽车月度销量同比快速上涨、最高超95%。 眼下,央、地促消费措施正在陆续推出,短期需跟踪政策落地及效果,中期关注就业和收入改善等带来的消费修复。 近期,央、地促消费措施尚在密集发布中,对消费的提振,需要紧密跟踪政策落地节奏和力度;后续消费的持续增 长,就业和收入的改善或是关键,亦需关注稳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政策情况。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数据统计存在误差或遗漏。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文档评论(0)

139****31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8年软件开发,5年房地产开发,5年金融产品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