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9明天要远足教案.pdf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9明天要远足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39 明天要远足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39 明天要远足教案 9 明天要远足 这是一首凝练、传神、充满艺术张力的诗,表达了主人公“明天”要去游而掩饰 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全诗共三节,三节中作者都用了同一个感叹词 “唉”,三次重复,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表达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盼望……尽在 “唉”中。作品完全没有正面写远足,却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远足的艺术魅力和 感染力;同时也刻画出了一位充满童趣、有好奇心的孩子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们的无限想象力,重视他们个人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用 自己的双眼 去观察、感受生活,走进课文,与课文对话 ,在读中有所感悟。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11 个生字 ,学写4 个生字 ,认识 2 个偏旁。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通过各种学习和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诗歌的学习,感受主人公“明天”要去游而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 的心情。 识字、写字和朗读儿歌。 感受主人公“明天”要去游而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 教师:字词卡片及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 课时 第一课时 1 .认读生字,学会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 .朗读课文,把这首诗读通读顺。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这个周末老师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带你们 外出游玩一天。这个周末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2 .我能理解大家的这种兴奋、激动的心情。有一个人,她也十分了解。我们现 在一起来认识她。(出示作者方素珍个人简介)她就写了一首表达这种激动心情的小诗 《明天要远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小诗吧! 3 .齐读课题。理解“远足”。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对照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读不顺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 .齐读,在课文中圈画生字。 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 .读带拼音词语。这些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 ,相信大家都认识了吧?现在它 们来到屏幕上了。(出示生字词) 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4 .现在拼音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分手了,请你再读一读。(指名读,同桌互查) 5 .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读) 6 .下面,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 更流利。 三、再读课文。 1 .现在你能把整首诗歌读准确吗?小朋友们自己再读一读。 2 .师范读,后指名读。齐读。 3 .这首小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句意)你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 读不懂?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我们下节课来共同探讨。 四、教学生字词。 1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四个生字:“才、明、同、学”。 (1)学生认读。 (2)观察: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学生任选)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3)课件演示“才、明、同、学”的笔顺。 一遍:请看清字的笔顺。 二遍:请认真看每一笔画的书写位置。 2 .记字形:组织学生讨论“才、明、同、学”的笔画笔顺。 3 .指导书写。 (1)才:最后一笔是撇,不是提。 明:第二笔是横折,第六笔是横折钩。 同:先外后里,第三笔短横不要漏掉。

文档评论(0)

wyg1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