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稻渔生态种养,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pdf

推进稻渔生态种养,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推进稻渔生态种养,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 吴志强;李坚明 【摘要】稻田种养模式对推进农业和渔业循环、高效、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 西推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实现粮食安全和生 态安全、提高种养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振兴乡村产业发 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介绍了广西近两年创新发展的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十大模式,并分 析其取得的成效,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促进广 西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名称】《广西农学报》 【年(卷),期】2019(034)002 【总页数】5 页(P1-5) 【关键词】稻渔种养;生态模式;绿色发展 【作者】吴志强;李坚明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4;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南宁 53002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326 长期以来,我国单一种植水稻的方式造成了严重后果,如经济效益低,农民种地利润薄, 积极性不高,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多,造成农村空心化,部分中低产农田撂荒,流转土地 “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突出;传统粗放式生产对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严重破 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平衡;传统渔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内陆养殖对环境资源需求也越来 越大、边际效用递减趋势愈加明显。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加快农渔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已成为热点问题。近 年来,为稳定水稻产量、推进农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南方稻谷生产和渔业养殖兼做 区创新生产方式,探索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是指水稻种植和 水产养殖相结合,并进行立体种养的一种生态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其可提高稻田的 单产和渔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可实现稳粮增收和渔业的提质增效的 目的[1] 。目前, 较多省(区、市)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了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稻渔种养模式,成为当地循 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广西位于我国南疆,其 自然生态优势与丰富的渔业资源对发展稻渔经济提供了良好 的先天条件[2] 。渔业是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广西坚持 “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渔业产业结 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突出发展生态渔业,渔业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7 年 全区水产养殖面积 18.19 万 hm2,水产品总产量 320.70 万 t,渔业产值 500.50 亿元, 渔业经济总产值 651 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 21964.36 元。值得关注的是,2016 年 以来,全区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加大,积极探索创新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并制 定了 《广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规划》,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主要对广西稻渔生态 综合种养模式及成效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创新稻田种养模式,推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 提出了政策建议。 1 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 近两年,广西渔业部门针对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保障粮食供给难度大,农业增效乏力, 而水产养殖因不少水域划入生态红线范围造成发展空间日益萎缩等问题,认真研判 形势,不断加强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谋求粮食生产和渔业发展的新思路、新 方式。2016 年以来,充分利用当地渔业、农业资源,探索出了稻鱼、稻虾、稻蟹、 稻鳖、稻螺、稻蛙等各具特色的“十大”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 1.1 三江“一季稻+再生稻 +鱼”模式 该模式是在传统的“一季稻 +鱼”(一年仅种一季稻谷和收获一次稻田鱼)模式基础 上创新发展起来的,是利用一季稻收获后培植再生稻,稻田中继续放养鱼类的一种生 产方式。再生稻是在一季稻成熟后,收取稻穗,留下稻株下段 1/3 的植株和根系,经施 肥和培育后,让其再长出第二季稻子。稻田养殖鱼类贯穿全部过程,田埂可套种瓜菜 类。该模式一般 667m2 产水稻 550kg 以上,比“一季稻+鱼”水稻增产 10%,667m2 产水产品 50kg 以上,667m2 增收 3000 元以上。2016 年三江县稻田 养鱼模式推广面积 4973hm2,其中,“一季稻 +再生稻 +鱼”推广面积 667 万 m2,该 模式也在柳州等市县迅速推广。 1.2 全州“稻 +高产禾花鱼”模式 全州禾花鱼 2000 年被评为桂林市名牌农产品,2012 年获农业部批准登记为禾花鱼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6 年全州县稻田养殖禾花鱼面积 2.03 万 hm2,产量 6300.28t,占全县水产品总量的 24.16%。该模式是对传统的稻田平板式养鱼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77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