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4期).docx

  • 0
  • 0
  • 约1.69千字
  • 约 8页
  • 2023-06-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4期).docx

  1. 1、本文档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张益东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第04期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学与科研的基地。随着实验室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在不断地增加,实验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危险性设备和仪器,如果学生操作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近年来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一次次伤害,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构建安全文化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 现状 措施 1 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内涵 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直接关乎校园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须、必要因素。实验室安全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环境安全、物品安全、人员安全这三个方面。 1.1 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实验室环境安全包括:①整体环境:建筑环境:建筑环境的设计既要符合实验室相应教学与科研的要求,又要符合国家、地方和政府对实验室设计的整体要求。要充分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的保护与及时维修,卫生状态的保持等。特殊实验室如生物实验室要遵循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及储存仓库要遵循国务院2011年2月16日通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②四防安全:防火灾、防水淹、防漏电、防盗窃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条件。 1.2 物品安全 物品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主要内容。 ①设备安全:实验设备是完成教学及科研必不可少的条件。实验设备的安全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实验设备要符合教学及科研需要,包括实验台、实验消毒设备、实验用具清洗设备及人员伤害后的冲洗设备、通风防护设备、家具等的安装与使用均应符合要求;二是对专业设备的正确操作和使用及对实验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②材料安全:尤其是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符合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及隔离的要求。③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包括从事在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培养(如微生物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和从事活体动物实验项目。除前述提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令《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 1.3 人员安全 人员安全是指从事实验教学或科研的工作人员、教师及学生的安全,是建立在其他所有安全的基础上的,也是安全的最终目标。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知实验设备的功能,掌握安全防护及逃生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学生要遵守实验守则,服从实验教师指挥。 2 高校实验室安全发生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学校实验室各类安全事故偶有发生,各高校虽已采取处罚、整改等多项措施,但仍难完全控制,高校实验室安全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2.1 安全观念不深、安全意识不强 高校对于实验室安全重视度不够,安全管理工作浮于表面,形式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安全意识淡薄,麻痹思想严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2 安全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都由校办、保卫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或负责学校环保的部门来负责,形成了管理部门多,体制相对松懈的局面。而且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必要摩擦,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容易出现互相推委,导致“三不管”。而且,学校保卫处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专业管理。 2.3 仪器设备老化,安全隐患严重 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兴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结构老旧,缺乏消防仪器,防火设计不合理,部分仪器设备老化严重,设备陈旧,不能保证安全稳定运行。有的高校安全资金投入不足,没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逃生方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