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下册古代文化常识梳理.docx

【2023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下册古代文化常识梳理.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下册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选择性必修中册 《修辞立其诚》 1.《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至秦汉时期。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为了忘却的记念》 1.《尚书》,最早书名为《书》,“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合称“六艺(六经)”。 《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合称“十三经”。 2.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屈原列传》 1.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汉武帝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其中没有《清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代表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4.《国风》:《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民间诗歌。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华夏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5.《小雅》:《小雅》为《诗经》中的一部分。其中大半是西周后期及东周初期贵族宴会的乐歌,小半是批评当时朝政过失或抒发怨愤的民间歌谣。 6.五帝:五帝时代的五位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因其伟大,被后世追尊为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相关记载有《史记·五帝本纪》。 《燕歌行并序》 1.燕歌行:乐府旧题。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元戎,主将。指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张守珪。 2.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河北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南)人,唐代诗人。他与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了唐代边塞诗的最高成就。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3.李将军:指西汉名将李广。李广任右北平(辖今河北承德及天津蓟州区以东地区)太守,捍御匈奴,关爱士卒,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数岁不敢进犯。一说战国时名将李牧。李牧对抗匈奴,厚待战士,曾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匈奴十余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李凭箜篌引》 1.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2.吴丝蜀桐:吴地所产的丝和蜀地所产的桐,二者是制乐器的良材,此处指箜篌。 3.江娥啼竹:传说舜南巡,死于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二妃娥皇、女英得到消息,挥泪于竹,竹尽生斑。江娥,指娥皇、女英。 《锦瑟》 1.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荥阳市),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李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