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小麦新品种宁麦26的选育及其应用-《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10期).docx

  • 0
  • 0
  • 约2.39千字
  • 约 19页
  •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优良小麦新品种宁麦26的选育及其应用-《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10期).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优良小麦新品种宁麦26的选育及其应用 作者:姚国才 马鸿翔 张鹏 姚金保 汤顺英 华荣 华班安 胡剑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10期 摘要:宁麦26具有高产稳产、中强筋品质、中抗赤霉病和成熟期较早的综合优良特性。在参加江苏省淮南地区历年区域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210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1号(为目前淮南地区推广品种中最早熟品种)相当或略早;在2012—2014年度江苏省淮南片区试中,2年平均产量482.6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11号增产7.10%,增产点次率94.74%,2014—201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52.88 kg/667 m2,比对照扬麦11号增产6.70%,增产点次率100%;国家长江中下游组2013—2015年2年区试结果,平均产量418.8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 5.00%,增产点次率75.7%,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38.2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7.44%,增产点次率100%。各地初步试验(种)和小面積示范结果,一般产量450 kg/667 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 500 kg/667 m2 以上;平均容重824 g/L,粗蛋白质含量14.80%,湿面筋含量31.87%,稳定时间10.2 min,硬度指数646;抗-中抗赤霉病。适合江苏淮南及江淮中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此外,还阐述了宁麦26相应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小麦;宁麦26;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0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0-0094-04 收稿日期:2019-08-23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503112);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编号:BE2017340)。 作者简介:姚国才(1955—),男,江苏仪征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育种及推广应用研究。E-mail:yaogc@jaas.ac.cn。 江淮下游地区由于小麦生长季多温暖潮湿,小麦生育后期常发生赤霉病危害和高温逼熟的现象,而小麦收获期亦有梅雨季节提前的潜在威胁[1];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条件(方式)的改变,种植大户增多,机械化程度提高,肥料增多,但精细管理减弱,因此,近年来生产上较欢迎成穗数偏多而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一般,株高较矮、抗病性较强的“穗数型”或“穗粒并重型”品种[2-3];此外,近年来当地由于品质较优的迟熟水稻(品种)及直播水稻面积的扩大,水稻成熟及收获期延迟,从而致使小麦播种出苗期亦明显推迟。生产上小麦因迟播对小麦品种的要求及其品种选用也将发生变化,其中尤其需要播幅较宽、耐迟播、较抗(耐)倒春寒、产量较高较稳的小麦品种[4-5]。对此,针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小麦室先期育成的宁麦13丰产广适性好,各地种植面积较大,但存在抗寒性偏弱、千粒质量较低(36 g左右)、籽粒色泽偏暗、偏粉质的缺点,期望在宁麦9号后续改良组合的后代中,能够选育出部分性状趋于宁麦13,但在抗逆性及籽粒性状方面有明显提高的类型(宁麦13直接来源于宁麦9号,宁麦9号系选),以进一步适应当地小麦生产之需要。 1 宁麦26选育经过 宁麦26原编号宁09-72,系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小麦室2001年以偏穗重型且综合性状较优良的中间材料宁9531为母本,以多穗丰产广适小麦宁麦9号为父本杂交(宁9531/宁麦9号),经多年精心选育而成。 系谱法处理杂种后代,后代选择过程中一方面以江苏省淮南区试对照品种扬麦11号,同时也以笔者所在研究室对照品种宁麦9号的有关性状(指标)为要求,至2008年秋播共选拔安排34份材料(株系),编号:874~907。2009年夏收(选)中发现其中部分株系似较符合要求,遂从中择优选(混)收了890、891、893、902和906等5份,经脱粒、考种后,其中以890和902这2株系种子相对较好,所收种子量也较多,4行区(行长1.7 m,行宽26.7 cm),收种子约1.1 kg;当年秋播即推入鉴定圃(编号09-72 和 09-73,小区2.63 m×1.33 m,2次重复);2010年夏收09-72平均折合产量 495.50 kg/667 m2,比扬麦11号增产8.58%,比宁麦9号增产450%;2010—2011年度参加品比试验,平均产量 584.50 kg/667 m2,比扬麦11号增产9.28%,比宁麦9号增产3.16%;2010—2011年度遂由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推荐参加江苏省淮南预备试验,2012—2016年度分别参加江苏省及国家预试、区试、生产试验并审定定名。其选育过程如下: 2 宁麦26优良综合特性 2.1 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