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产业低碳发展影响因素识别与路径分析.docx

长三角地区产业低碳发展影响因素识别与路径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长三角地区产业低碳发展影响因素识别与路径分析 ? ? 丁典 廖雪伶 摘 要:本文运用STIRPAT模型从制造业比例、制造业城镇就业人口和能源效率三个角度探究长三角地区二省一市——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制造业城镇就业人口对浙江省和上海市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制造业比例均是二省一市碳排放量的促进因素;能源效率对上海市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控制就业人口规模、降低制造业比例、发展低碳产业、提高能源效率等建议,促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Key:STIRPAT模型? 长三角地区? 制造业? 碳排放 :F127 :A :2096-0298(2020)08(b)--04 1 研究背景 工业的高度发展使人们对资源保护的预防措施无法匹配当前的工业发展速度,致使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等问题接踵而至,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呈指数上升,环境问题不仅是国家问题,如今更是成为全球问题。中国是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也是碳排放量第二大国家,应当义不容辞地走在节能减排第一位。因此,中国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促进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后,也提出了进一步促进绿色发展,建立和完善绿色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议[1]。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已从总量问题转向结构性问题。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制造业也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业中新旧动能的转化。当前,我国制造业中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随之而来的是高碳排放。因此,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符合中国环境承载力的正确选择。 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重点经济发展带,其碳排放比重占据全国碳排放较大比重。这意味着长江三角洲的碳排放形势十分严峻,降低碳排放刻不容缓。长江三角洲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制造业,因此降低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量,首先要从降低该地区制造业的碳排放入手。本文主要通过估算长三角地区二省一市制造业碳排放量,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制造业城镇就业人口、制造业比例和能源效率与碳排放量的关系,从而探索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2 文献综述 2.1 制造业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以各种方式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生产模式。在制造业规模随着工业化进程变化的同时,其内部结构和发展机制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这是制造业的结构变化定律,包括内部行业迭代和外部空间转移。制造业内部的行业迭代,即不同的行业又经历了“高速增长-达到峰值-逐步下降”的过程。 对于我国制造业现状,国内外均有许多学者对此研究分析,国外主要学者有FeenstraR.C(2015)、InklaarR.(2015)等;国内学者主要有段敏芳(2019)、唐红祥(2019)等。现有学者指出,虽然我国是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但在庞大规模的背后暗含管理和技术问题。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欧美发达国家占据价值链上游,新兴工业化国家凭借更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更优惠的政策等优势承接产业转移[2]。而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低端、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小到产品质量,大到产业发展质量都亟待关注。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造业要站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前沿,必须提高发展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大规模的制造业国家向强大的制造业国家转变。 2.2 碳排放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外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关于能源消费模式的研究,分析制造业能源消费现状,了解制造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率,以期為行业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为制造业低碳发展提供参考。此领域的主要研究学者有卓骏(2018)、冯杰(2019)等。其中,Gonzalez使用LMDI方法分析了1965—2010年墨西哥的工业碳排放。结果表明,结构效率,碳排放系数和能量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3];第二类是关于技术水平的相关研究,分析生产技术水平和碳排放量之间的联系,并揭示其内在规律。国内主要研究者有王柏玲(2015)、韩钰铃(2018)、钱浩祺(2019)等;第三类是产业结构,邵帅等(2017)使用GDIM研究了1995—2014年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4];第四类是投资,主要研究者有贾妮莎(2016)、冉启英(2019)等。此外,邵帅等学者还针对与投资相关的因素如投资碳强度、投资效率等展开具体研究。 综上,现今国内外有大量学者对制造业的现状和碳排放情况进行了专业和一定深度的研究,指出了当今中国制造业的不足和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却鲜有研究把制造业经济发展质量和碳排放结合起来,探索出制造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从两者联系出发,即从产业结构、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