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术与武术运动概念的辨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3期).docx

  • 0
  • 0
  • 约1.99千字
  • 约 10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对武术与武术运动概念的辨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3期).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对武术与武术运动概念的辨析 作者:田桂菊 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03期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在论述武术是从历史中走来的一种文化后,对武术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武术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运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是整体意义上的武术。武术运动,只是一种体育理念下的竞技体育竞赛的武术形式,技术层面的关注和追求更多于文化层面的东西。 关键词: 文化;武术;武术运动 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07)03-0108-0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the author tries to analyze thoroughly the Wushu sports after pointing out that Wushu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culture developed from history.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ushu is a great concept,consisting of sports,but to a large extent,it is a cultural existence and it is Wushu on an overall meaning.Whereas Wushu sports,under a P.E.concept,belongs to a kind of athletic sport in the form of Wushu,emphasizing the skillful aspect and pursuing more than its cultural aspect. Key words:Culture;Wushu;Wushu sports 武术与武术运动,作为武术学科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它们之间理解上的偏差、误读等原因,使得相关的学术讨论、研究,特别是对武术发展现状等问题的探索,一直处于一种胶着的状态。所以,对武术与武术运动概念的阐释和解读,是非常必要的。 1 从历史中走来的武术是一种文化 历史的长河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武术,它是东方文化中的内敛、含蓄、背负责任的一种文化的最佳体现。武术的形成过程和文化内涵的演进,全面地展示了中国文化的萌芽、发展和成熟。从儒学的兴起,到儒道佛的融合,从只有单式操练的武术萌芽开始,到武术套路雏形的出现,发展到明清时期的武术拳种的百花齐放,作为身体语言的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牵引下,一步步从历史中走来,它没有因社会的变迁,战争的纷争,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中断过,它如同没有中断过的中国历史一样,始终是原生态的“文化成果”。 中华武术之所以能象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根本原因在于她蕴涵着深刻的东方哲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的武术,蕴涵了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其广博精深的文化内涵远非注重外在表现形式的竞技武术运动所能体现其尽的。 1.1 “天人合一,阴阳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中的直接反映 所谓天人合一,即指人与自然,人自我身心内外的高度和谐统一。武术中的“天人合一”观是历代武术家们在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思想的一些基本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武术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顺于自然”的养练思想。例如,武术练功需要选择天时、地形、气候、季节、方向,都是基于人与自然同构,并可以与自然相通的认识[1]。 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轴心。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并非以物质与意识的概念来表述的,而是具体表现为天与人、有与无、理与气、道与器的关系之上,强调的是整体阴阳和谐思想,道家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太极拳正是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生,阴阳互根,阴阳互包的“冲气”的中和条件下运动变化着的。中华武术中的动静、虚实、刚柔、降升、顺逆、起落、屈伸等的演化,都是在阴阳理论的指导下衍生而来。 1.2 “刚健有为,道德至上”是民族精神在武术中的体现 在武术的整个文化体系中除暴安良、扶弱济贫、重气轻生、已诺必诚、尊师重道、孝悌为先、救厄济困等始终是广泛推崇的道德标尺,忧国忧民、匡扶正义,更是武林行为的座右铭。纵观古今,习武之人尚武重义的侠义精神被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所认可和崇拜[2]。 中国文化又被称作伦理型文化,重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和睦,“未曾习艺先学礼”,是中国武术的一向传统,这种礼是对人的心灵进行内在与外在规范的伦理观念。从历史中走来的武术,由于长期受礼仪之帮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要求和评价体系。构建出“择徒而授”、“···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