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9期).docx

  • 0
  • 0
  • 约1.21千字
  • 约 4页
  •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湖北省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9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湖北省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 作者:汪宏才 杨峻 罗青平 潘爱銮 蔡传鹏 李朝国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第09期 摘要:根据湖北省生态养殖的技术特点,简要阐述规模化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为湖北省生态养鸡场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20-02 生态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高端家禽的养殖方式,主要适合于我国地方品种土鸡的饲养。地方鸡以其高蛋白、低脂肪、风味独特和药用保健等优点,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这一趋势下,我国多个地方先后开展了地方鸡的生态养殖,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成为我国集约化养鸡的一个重要补充。据统计,2014年,湖北省规模化生态养鸡存笼3 000多万只,仅谷城县1 000只以上规模的生态养鸡达220万只,京山县1 000只以上养殖规模达150万只。地方鸡生态养殖模式以其独特的品种优势、良好的生态效益、健康的养殖理念,形成一种农林牧相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 目前,生态养鸡刚刚起步,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如疫病防控是制约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的问题之一。生态养鸡主要是在野外、开放场地进行饲养,难以对周围环境和疫病进行控制。山林、滩涂、果园、茶园等养殖场所面积较大果树、茶树、杂草等则是虫、鸟喜欢驻留的场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较复杂,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尤其对散养鸡群的危害较大。鸡群活动范围大,场地面积大,致使环境彻底消毒难以进行。养殖环境中水源较多,水质无法控制。人们在采摘果、茶,砍伐林木等作业时,随意进出养殖区,容易引进外部传染性疾病。鸡舍简陋、蛛网丛生、鸡粪遍地,卫生状况堪忧,疫病防控极为复杂。单纯采用疫苗、抗菌素等对生态养鸡场进行疫病防控效果不佳,因此,采用生物安全措施进行疫病防控势在必行。 1 湖北省生态养殖现状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西、北三面环山。全省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植被茂盛,是理想的生态养殖地区。湖北省在规模化生態养殖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13年目前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态养鸡生产方式的认定工作。目前,已有近150家生态养鸡场(合作社)通过生产方式认定。推广的品种主要有欣华鸡、江汉鸡、景阳鸡、郧阳白羽乌鸡、郧阳大鸡、洪山鸡、麻城绿壳蛋鸡等优质地方品种[2]。养殖规模大多集中在500~5 000只,养殖场地以荒山、林地、果园、茶园为主。雏鸡阶段以全价饲料为主,育成及产蛋期以配合饲料加青料的方式。近几年来,环境污染严重,病原变异加快,动物疫病不定期流行,对生态养殖业影响很大。据杨峻等[3]对湖北省地方生态养鸡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雏鸡及青年鸡的主要疾病有新城疫(Newcast···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