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牛低热治疗五法-《湖北畜牧兽医》(2008年9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耕牛低热治疗五法-《湖北畜牧兽医》(2008年9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龙源版权所有 耕牛低热治疗五法 作者:赵年彪 尹 危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08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S858.23;S85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09-0026-01 耕牛低热为临床常见之症。可发生在多种疾病的过程中,产生的原因亦比较复杂,加上患牛的体质、年龄等不同,以及发病季节和经治情况的差异等等,临症时应根据不同的症情,施以不同的治则和方药。笔者在多年的中兽医教学和临床工作中,根据中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探索出治疗耕牛低热五法,且效果较为满意,现简介如下,供同行参考。 1 益气清热法 此法适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两伤所引起的低热不退,症兼耳鼻稍热,干呕,呼吸气短,自汗,口渴,咽喉干燥,舌红苔少,脉虚大等症。 病例1:1999年6月4日,荆州区白龙村2组1头5岁公牛来院就诊。主诉:该牛3周前突然高热,恶寒。求治于某兽医,诊为感冒,经治高热虽去,但余热未尽,转为低热,3周已过低热依然,故来就诊。现症:患牛时有干呕,耳鼻稍热,汗多,口渴,口鼻干燥,舌苔少而质红,脉虚大。此因热病后期,气阴两伤,低热未退,不仅津液未复,又加中气已伤,故症见于呕,自汗,口渴,脉虚大无力等。《内经·举痛论》所谓:“炅则气泄”也。干呕者,是中气虚而胃不降。治宜补气清热,降逆止呕。加减竹叶石膏汤主之。处方:竹叶45g、生石膏(先煎)、谷芽各60g,半夏、党参、麦冬、炙甘草各30g。配3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6月7日二诊:药后低热已退,干呕已止,口不渴,舌质仍红,苔少而千,脉仍虚大比前有力。照上方去半夏加云茯苓,服3剂而愈。 2 甘温除热法 此法适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引起的低热不退。症兼脾虚慢草,呼吸气短,自汗,四肢无力,舌质淡薄,苔白润有齿痕,脉虚大等。 病例2:2002年5月2日,荆州区梅村3组l头7岁公牛就诊。主诉:该牛平素体弱,容易出汗,稍使役则汗出淋漓,半月前经常喷鼻,鼻塞,慢草,肠鸣,粪便溏泻,微寒微热。求治于某兽医,服西药3d,肠鸣便溏已消失,但低热持续12d未退,且热在上午稍高,进草更差。现症:神倦乏力,耳鼻稍热,四肢不温,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虚大无力等。综合四诊分析,由于脾气不足,不能化生精微以生气血,导致阳气不得内守,反而浮越于外。故见低热,根据“劳者温···试读结束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