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时代的挽歌-《青年文学家》(2017年21期).docx

  • 0
  • 0
  • 约小于1千字
  • 约 3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一曲时代的挽歌-《青年文学家》(2017年21期).docx

  1. 1、本文档共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一曲时代的挽歌 作者:张康妮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1期 摘 要:作为京派小说家的代表人物,老舍的作品无论是在语言风格还是情节叙事上都体现着皇城根下的小市民阶层独有的特色,《茶馆》作为北京市民的日常活动中心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之徒巧妙安排在同一场景中,通过三个时代的变迁,让人感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变革,真实再现了在时代背景下时事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与小市民的无可奈何,生动谱写了一曲悲歌。 关键词:茶馆;悲剧;政治黑暗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1 《茶馆》一共三幕分别描写了三个时代半个世纪的旧中国的变迁,第一幕写清末维新变法失败后封建旧势力的压迫统治,第二幕描写辛亥革命失败后军阀割据的动荡,第三幕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华的肆无忌惮。而贯穿始终的是全剧唯一的场景——茶馆,这里是北京城各色人物的聚集处,人来人往消息灵通而高高张贴的“勿谈国事”又是这个裕泰茶馆的奇妙之处。“勿谈国事”可国事却一次次找上门来,茶馆老板王利发想在大时代下独善其身怕是痴人说梦,想是就连作者老舍也不会放他。老舍借茶馆中的小人物从他们的语言与命运中挖掘到旧社会的一隅:社会动荡、政治腐朽、豺狼当道、民不聊生……凡此种种酿成的是茶馆的悲哀、人物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一、现实社会压迫下悲剧的必然性 老舍是一个敢于对现实社会进行抗争的战士,他始终致力于揭露批判社会的阴暗面,《茶馆》悲剧形成的客观原因就在于现实社会的黑暗与压迫。清末封建统治不仅加重了对农民的奴役与剥削更加愚昧着底层人民的思想,他们一辈子都看不到光明一辈子就注定是个悲剧。于是乎我们在茶馆里看到了卖儿卖女的“···试读结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