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发展文化转型的时代动因-《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1期).docx

  • 2
  • 0
  • 约3.38千字
  • 约 33页
  •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 正版发售

中国武术发展文化转型的时代动因-《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1期).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阅读完整内容需要下载文档。
  2. 2、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查看更多
龙源版权所有 中国武术发展文化转型的时代动因 作者:张长念 王岗 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01期 摘要: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武术必须做出相應的转型去适应这个时代的特征。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中国武术在当代必须做出转型选择的内在原因为竞技武术、传统武术、学校武术、艺术武术、武术研究、武术人才培养、武术国际化等的困境,外在原因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增长及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的需要等。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武术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中国武术;文化转型;竞技武术;学校武术;武术国际化;艺术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4)01-0011-05 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结束了我国多年停滞的社会发展,国民经济重新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并持续几十年呈加速发展之势。经济的腾飞又带动政治体制转变,中国随之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期。“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关系及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中国正在由以农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向以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转型,这也就意味着社会结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各方面都要发生相应的一系列改变。 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武术要想继续发展,发挥其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国作贡献的重要作用,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型去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然而,我们可以用一句“社会转型”来概括武术转型的原因,却无法于此找到转型的途径;因为“社会转型”太笼统,仅盯住它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在此社会大背景下深入全面地分析武术必须转型的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第一是为了人们更加直观地确认武术当代转型的必要性,第二,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找到武术当代转型的途径。 1.武术当代发展必须转型的内在原由 1.1竞技武术:力入奥运,几近泡影 近代以来,随着枪炮的使用,武术逐渐淡出以往赖以生存的罕事战斗和民间护卫领域。这里用的是“淡出”而非全部的“脱离”,实际上,武术从来就没有也永远不可能完全退出军事战斗和民间护卫领域,人们对于任何先进武器都不可能无限制的依赖;但是,武术越来越“淡出”了它以往作为主角唱满全场的军事和护卫舞台。即便在其他领域,即健身、教育和文化领域,西方文化潮涌而来,也迫使我们心甘情愿,做之而后快地将武术“体育化”“竞技化”。“体育”和“竞技”虽然密不可分,但武术的“体育化”和“竞技化”并不是一回事。“体育化”是把武术向西方的体育项目转变,但并不一定要把它送上竞技场,而可以在学校和社会中作为“强国强种”的手段,民国时期主要以此为主,那时还没有以体操式的高难美新等标准来评价武术;而“竞技化”则是将武术的舞台置入竞技场上,逐渐地参照体操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此时的武术,主要地做出这一转变性工作的是建国后,特别是近30年的体育(武术)管理部门。 正如钱宾四先生所说,“近百年来,世界文化所宗,可说全在欧洲”,“体育化”“竞技化”之后的中国武术当然不能例外。于是,西方体育运动领域最为推崇的奥林匹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此时“体育化”“竞技化”之后的“竞技武术”最高的追求。然而,奥林匹克并没有因为中国武术的削足适履就接纳了它,而是千方百计地抵触和排斥武术进入奥运会比赛。对于西方社会主导的国际奥委会来说,他们对于武术固然有由于缺乏了解而产生的成见,但武术已经“体育化”“竞技化”得不能再直观了,如果说连这还看不懂,就只有全部改成体操(比如动作改成托马斯,器械改成单双杠,服装改成紧身短服等)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没有全心全力地去做。注意这里说的是中国,不是中国体育部门,中国体育部门在繁重的奥运会工作任务之外已经付出得足够了。国际武术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全力协作,国际武联会员国遍及全球,国际武术比赛如火如荼;2008年中国武术成为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第一次如此规模和规格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不缺乏把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的管理部门和组织及他们力所能及的努力,我们缺乏的是举国全民的呼唤和国家各部门协同的努力。试问我们争取武术进入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过程中,中国的老百姓有几人知道,知道的人中有几人在乎,在乎的人中有几人哪怕是发出点声音?!然而,举国全民的自觉又是能强求的吗?追根究底,武术未能进入奥运会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西方社会对于我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尊重还没有达到足以使我们有求有应(更不用说有求必应)的阶段。 竞技武术未能进入奥运会,再辉煌的成就,也因缺乏了竞技体育的最高理想而黯然失色,使人感觉如鲠在喉,浑身不爽。 1.2传统武术:武术本色,危近存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龙源期刊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认证主体北京龙源网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13721412769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