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分娩的因素及分娩机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分娩的重要四个因素: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

1 掌握影响分娩的四要素 2 掌握子宫收缩力的特点及作用 3 掌握分娩机制各程序内容 教学目标 影响分娩的重要四个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精神心理 因素 第一节 (一 ) 产力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力 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1.子宫收缩力 对称性极性 节律性 缩复作用 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 作用:能迫使宫颈缩短、宫颈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及胎盘、胎膜娩出。 临产后的正常宫缩有以下特点: 宫缩的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当宫口开全后,胎先露下降,压迫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引起排便感,产妇主动屏气,引起腹壁肌及膈肌的强力收缩,使腹压增高,迫使胎儿娩出。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在第三产程还可促使胎盘娩出。 3.肛提肌收缩力 协助胎先露在盆腔进行内旋转的作用。当胎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缘时,还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 第三产程时,可助于胎盘娩出。 (二 )产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骨产道 ——最重要部分!和软产道两部分。 为真骨盆,其大小与形态直接影响分娩的进度。胎儿沿骨轴下降,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动作,方能娩出。 影响分娩的因素-骨产道 1.骨盆各平面及其径线 (1)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前、后、两侧 ? A.前后径(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11cm); B.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最大距离(13cm); C.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12.75cm). B C A 影响分娩的因素 (2).中骨盆平面 为骨盆最小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界线? A.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11.5cm); B.横径:坐骨棘间径(10cm)。 (3).骨盆出口平面 由两个三角组成。前三角:顶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顶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A.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11.5cm); B.横径(坐骨结节间径):9cm; C.前失状径:6cm; D.后失状径:8.5cm。 影响分娩的因素 2.骨盆轴与 骨盆倾斜度 (1)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连线。假想线:向下向后——向下——向下向前! 影响分娩的因素 (2)骨盆倾斜度: 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度。 影响分娩的因素—软产道 组成: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所构成的一个弯曲管道。 影响分娩的因素 3.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 胎先露下降直接压迫及扩张阴道和骨盆底组织,使软产道下段形成一个向前弯的长筒。会阴体变薄,分娩时要得力的保护,避免或减少裂伤。 影响分娩的因素 三、胎儿 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还取决于胎位、胎儿大小及有无畸形。 如胎位、胎儿大小及发育均正常,胎头俯曲良好,以最小径线通过正常产道,则可顺利分娩。反之,如胎位异常(包括头位难产),胎儿过大或畸形,如脑积水、联体双胎等,即使产力、产道均正常,也可发生难产。 胎儿胎位 纵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胎体纵轴与骨盆轴相一致,容易通过产道 横产式(肩先露): 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 胎儿畸形:脑积水、无脑儿 影响分娩的因素 双顶经 枕额径 枕下前囟径 枕颏径 影响分娩的因素 四、精神及心理因素 不同的心理状态、情绪以及对分娩的不同认识都会影响到分娩的过程和结局。 第二节 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分娩机转 是指胎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个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临床上枕先露占98%,又以枕左前位最多见。 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 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一、衔接 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胎头以半俯屈状态进入骨盆入口,以枕额径衔接,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儿枕骨在骨盆左前方。 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衔接,初产妇可在预产期前1~2周内衔接。 二、下降 指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贯穿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是判断产程进展的

文档评论(0)

migo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副主任医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7日上传了副主任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