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 摘要: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做为连接CAD系统和CAM系统的桥梁,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整个过程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分析国内外的CAPP的发展历程,介绍了CAPP的组成以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概括了CAPP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CAPP;工艺决策 ;工艺路线优化 Abstract: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as the bridge connecting CAD system and CAM system,is a vital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duct design and manufacture.the paper introduce the bxsic compositive and cunrent research problem in development.Finally,generalize current ofdevelopment of CAPP. Keywords:CAPP; Process decision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route 1 引言 1.1 CAPP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即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简称CAPP,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工艺设计人员,以系统、科学的方法确定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整个技术过程,即工艺规程[1]。 ??? 具体的说,CAPP就是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优势,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技术,帮助工艺设计人员完成工艺设计中的各项任务,如选择定位基准、拟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艺尺寸和公差、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置、确定切削用量、确定重要工序的质量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计算工时定额、编写各类工艺文件等,最后生成产品生产所需的各种工艺文件和数控加工编程、生产计划制定和作业计划制定所需的相关数据信息,作为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生产管理与运行控制系统执行的基础信息。 在企业生产中,工艺设计处于产品设计和加工制造的接口处,必须分析和处理大量信息。既要考虑产品设计图样上有关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材料及批量等方面的信息,又要了解加工制造中有关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生产条件、加工成本及工时定额、甚至传统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工艺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问题。此外,工业设计受到诸如企业的生产环境、产品类型、制造资源、生产批量、工艺习惯、工艺方法、工艺师工艺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甚至受到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制约。因此,工艺在各个方面都有其“个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产品升级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急剧增加,产品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但系列产品的工艺具有很多的继承性,不同产品中的相同或相似零部件具有相似的工艺,因此工艺卡片中存在大量的重复信息。 传统的工艺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1、工艺数据重复填写、重复计算,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效率低、周期长; 2、要求工艺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熟悉企业内部各种加工方法及相应的设备使用情况,熟悉企业内部各种生产价格规范和规章制度[2]; 3、同一零件由不同工艺员编制工艺时,往往得到不同的工艺文件;即使同一工艺员,每次设计结果也可能不完全相同,人工设计的工艺一致性差,且设计质量也取决于工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作经验,难以保证工艺文件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工艺质量,难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4、繁琐而重复的密集型劳动会束缚工艺人员的设计思想,妨碍他们进行创造性工作,并且工艺人员的知识积累过程太慢,而服务时间相对过短,不利于工艺水平的迅速提高,不能适应市场瞬息多变的需求; 5、不能利用计算机来统一管理和维护工艺文件,实现企业之间工艺信息的共享,不能充分利用企业的制造资源。当今,计算机技术已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如应用其辅助编制工艺,必然可极大地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法与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了。 1.2 CAPP 发展及分类 CAPP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个CAPP系统是于1969年诞生于挪威的 AUTOPROS 系统。在CAPP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美国计算机辅助制造公司(CAM-I)于1976年开发的CAM-I’S AutomatedProcessing Planning系统。随后,美国、德国、匈牙利、英国、日本等国的研究人员相继研究开发出了一批通用和实用型的CAPP系统,并取得了一定得经济效益。 我国的CAPP系统研究始于80年代初,同济大学于 1982 年研制出国内第一个 CAPP 系统——TOJICAPP 系统[3],之后具有代表性的有清华大学开发的 THCAPP 系统[4],北京航空航

文档评论(0)

封样的男子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