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实践报告 附件2-报告封面 创新实践课程 实验报告 们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也都是利用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去发明,去改造,最后成项目名称:生命建筑模型 项目组组成员: 姓名: 赖敬仙 学号 :专业班级:建环0902 姓名: 姚蛟 学号专业班级 :建环0902 姓名: 王文俊 学号 专业班级 :建环0902 姓名: 罗浩 学号专业班级 :建环0902 姓名: 黄宗亚 学号专业班级工管0902 指导教师:王强 报告提交时间: 2012 年 5 月 24 日 一、项目目的与要求 项目目的:通过用一些生活中的废弃品制作出一个生命建筑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让大家更加的了解生命建筑的意义与作用,此模型也可以作为一个漂亮的装饰品。 项目要求:利用生活中的废弃品制作出一个既漂亮又有意义的建筑模型。 二、设计与制作方案 1. 通过学习创新技巧多种方法,我们采用了智力激励法创新技巧,我们五个人每个人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创新实践项目,然后表达自己的想法,再一起讨论我们各自的创新项目的优缺点,我们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我们选着了用生活的废弃品做出一个有意义的作品。 2. 项目定下后,我们开始讨论这个作品的制作流程和需要准备的东西。 3. 经过讨论后我们精心分工,各自准备一些要用到的工具与材料。 4. 材料和工具准备好后,我们再一起约定时间共同努力进行作品手工制作。 5. 通过几次的共同合作和努力以及作品的修改,最终做出了作品。 材料 (可乐瓶,易拉罐,牛奶瓶,纸箱,灯管,等。) 1 材料收集; 我们给每一位组员分配了必须完成的任务,然后大家就粗窜走每一个寝室去收集材料, 三、设计与制作过程 1 首先我们先收集够我们作为房子地基的可乐瓶子的数量,然后我们把它们一起接起来做成一个建筑的基础, 2 我们以纸箱为楼板模型,放在地基的上层。 3 然后我们开始制作房间卧室的模型,我们通过大家的积极思考终于突破了传统的思维的局限,我们利用建筑鸟巢的思路,把房间设计成圆柱新风格。 4 在顶层我们还设置了太阳能浴缸,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再阳台上充分享受阳光浴。 四、结果与讨论 附录:作品照片2~5张 2 3 感想与收获:(单独一页放最后。) 此次,我们小组制作的是一个“生命建筑模型”,我们组选择做这个模型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对建筑爱好,二也是因为这个主题能激励我们去创新,去实践,让我们能在已有的东西上做出改进。从开始选题到最后的结果我们用了4周的时间。我们组有五个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发挥我们集体的智慧,在组长的组织下,大家一起讨论,商议,经过形态分析、价值分析以及设问检查后,确定了这个主题,并明确了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的阶段了,在这其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说,材料的缺少,如果用木板,木板太薄不适于做柱子,最后我们选择了饮料瓶子,这也是我们这组的一个创新点。我们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建筑的设计,我们赋予的建筑生命,通过此设计可以达到很 4 多的效果,比如节约能源,防止自然灾害。 通过这个模型的制作,我熟悉了到底什么是创新思维以及创造技法的一些应用。回头想想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创新,到处都需要我们用我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比如日本的鬼冢喜八郎凹底篮球鞋的发明不正是利用了缺点列举法,最后使他的产品独树一帜么, 通过创造技法的学习,我也试着用我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需要我们改造的东西。比如说,爱好书法的人经常都会遇到一个困扰,当画完画洗完毛笔之后确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去放毛笔,因为这时候毛笔还滴着水,如果你把它放到笔架上,那么一会儿你的桌子就满是水了,受到花盆下面都有一个小碟子来接浇水时溢出的水的启发,我想到了一个好的想法,现在的笔架都只有上面的笔架,而没有一个来接水的装置,所以设计笔架的人可以在笔架的下边也像花盆一样连接一个可以用来接水的小盘子,这样既保证了笔架的稳固性也解决了一个难题。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不一定是尽善尽美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头脑让它们变得更方便更实用,同时也能够废物利用,这样一举三得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这七周的创新实践课虽然短暂,但是从这七周的时间里却让我学到了受用一生的东西,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的学习还在继续,继续?? 正文要求:小四号宋体字,单倍行距,上下左右边距2.5cm,左侧装订。题目、标题加粗。字数不少于2000。 5

文档评论(0)

Kumb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